在穩步推進實現“雙碳”目標的背景下,我國光伏產業正通過技術創新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數據顯示,上半年光伏產業鏈主要環節產量均實現高速增長,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再創新高,同比增長均超過65%。
從轉換效率更高的電池到更穩定的電網技術,不斷涌現的技術創新成果成為光伏全產業鏈從產能引領邁向技術引領的“加速器”。
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生產的異質結(HJT)光伏電池組件不久前經第三方機構認證,實現了功率提升的技術突破。該公司先進技術部副部長孟夏杰說,與傳統電池組件相比,HJT電池組件具有更耐高溫、可雙面發電等優勢,組件功率越高,效率就越高,發電成本就越低。
“現在全行業都在向追求更高的組件功率努力,也就是說單位面積下,光伏組件在產品生命周期內,每發一度電能夠節約更多的成本。高功率組件應用于地面集中式電站場景下,可以節省更多的度電成本。”孟夏杰說。
目前,提升電池轉換效率被認為是光伏行業持續技術突破的關鍵一環,電池領域呈現多技術路線創新發展態勢。
中金公司研究部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曾韜說,除了HJT電池,TOPCon和鈣鈦礦等電池技術也在轉換效率和成本控制上比傳統電池更有潛力,正在吸引光伏企業加碼布局。
為了應對光伏等新能源的高比例接入對電力系統穩定運行帶來的挑戰,總部位于安徽合肥的新能源設備制造企業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出應用于光伏儲能系統的“干細胞電網技術”。
陽光電源相關技術負責人表示,像干細胞幫助人體組織修復和造血一樣,這項技術可以使儲能系統通過靈活參與電網調峰、調頻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且在電壓故障和發電脫網等特殊情況下快速響應,減少電壓波動和恢復供電,助力電網穩定運行。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4.7億千瓦,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委聯合印發的《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指出,到2025年,光伏行業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產業技術創新取得突破。具體發展目標包括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量產化轉換效率顯著提升以及支撐新型電力系統能力顯著增強等。□記者 吳瓊 北京報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