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國民經濟命脈所系。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才能挺起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脊梁”。
2023年一季度,我國工業經濟保持平穩運行,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7%,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1.9個百分點,在連續兩年同期高基數的基礎上保持較快增速。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5.2%。
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數據同樣彰顯了高技術制造業公司的蓬勃生機。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披露,全國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公司2022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4%,高于全市場上市公司增加值平均增速2.5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公司2022年研發強度達6.71%,遠超同期上市公司2.32%的整體平均研發強度;高技術制造業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6%,遠超同期上市公司7.2%的平均增幅。高技術制造業公司正加大研發力度、協同創新,搶占競爭高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各地積極響應,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方面頻出新招,包括強化產業基礎技術攻關、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耦合等,不斷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在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下,高技術制造企業站在了創新舞臺的中央,成為推動我國產業鏈向高端進化、向價值鏈上游升級的主力軍。但在補短板、鍛長板,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進產業體系高質量躍升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其一,保持較強的創新意識,提升創新引領能力。
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構,科技創新成為各國爭奪話語權的主要戰場,對科技制高點的爭奪越發激烈。近日召開的二十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指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舉措;要聚焦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重大需求,加大企業創新支持力度,積極鼓勵、有效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創新,推動企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重大原創技術突破中發揮作用。
作為企業中的領頭羊,上市公司責無旁貸,要在研發投入上持續保持高水平增長,在加快科技自立自強的進程中積極作為。唯有如此,上市公司發展動力才能不斷增強,從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
其二,保持清晰的方向感,向高精尖領域要效益。
在A股市場,寧德時代、比亞迪、隆基綠能、邁瑞醫療、中芯國際等產業鏈龍頭企業,錨定高精尖領域,在各自賽道上風生水起。這些高技術制造企業通過結合人工智能、數字經濟,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提高了我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
中小企業也是“硬核”創新的生力軍。一季度,工信部公布了2022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首批100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共入駐中小企業2.8萬多家,共有制造業單項冠軍55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94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87家,創新型中小企業約5000家,優質中小企業占集群企業總數的20%以上。這些企業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高精尖”產業領域,創新實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術,處于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環節。
其三,強化高技術制造業品牌,講好品牌故事。
中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也進入了品牌經濟時代。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湖南調研并主持召開先進制造業發展座談會。會議指出,要推動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堅持優化布局、集群發展,加快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制造業企業通過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研發和應用,開發一批技術獨特、市場沖擊力強的高質量創新產品,以推動形成更多高技術制造業品牌。品牌能量推動價值成長,價值成長彰顯品牌能量,在這種“雙向奔赴”中,上市公司要不斷用心塑造品牌、講好品牌故事、發揮品牌能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