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通過財稅優惠政策的支持,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優化稅收結構,將推動制造業產業升級,增強創新動力。
減稅降費是助企紓困直接有效的辦法,也是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推進減稅降費,減輕經營主體稅費負擔。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2年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過14萬億元。2023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2.2萬億元。近年來,減稅降費政策更注重質量效益,結構性減稅特征更加明顯。比如,為保民生保就業,近年來小微企業增值稅、所得稅等減免稅政策較多且力度較大,從提高供給質量和擴大有效需求雙向發力,重點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通過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激發市場創新活力,促進居民消費。
我國已連續多年實施結構性減稅降費。從2012年提出的“結構性減稅”,到2013年的“結合稅制改革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再到2019年的“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直至今年提出“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為鼓勵企業創新,2023年出臺先進制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扣除比例全面提高至100%,將集成電路和工業母機產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20%,進一步降低了相關重點產業鏈企業的稅負水平。
未來,要進一步推動結構性減稅降費工作,引導社會發展預期,助力制造業提振發展信心,增強發展后勁。應更深入研究制造業的實際需求和發展狀況,制定更精準有效的減稅降費政策。通過優化政策設計、擴大政策覆蓋面、增強優惠力度,加強政策穩定性、可持續性等措施,讓結構性減稅降費實現精準滴灌,真正惠及制造業,促進產業創新,積極幫助制造業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
持續激發制造業企業科技創新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以稅費優惠政策引導企業走自主創新之路。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真金白銀的減稅降費紅利對企業創新發展的支持作用十分明顯。要深入了解企業的實際需求,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制定符合其特點的優惠政策。例如,對于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提供更大的稅收優惠和研發支持。政策執行部門需加強宣傳和指導,增強政策的可及性,主動將減稅降費政策送上門、傳達到位,確保企業充分了解和享受政策優惠。提升政策執行和監管效率,防止出現偏差和漏洞。定期對稅費優惠政策的效果進行評估和反饋,了解對制造業企業自主創新的實際影響,并根據評估結果調整優化政策。
加快推動收費制度改革,加大降費政策力度,逐步降低制造業企業收費負擔。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進一步清理規范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堅決取締各種形式的違法違規收費。逐步下調養老、醫療等社保繳費率,為廣大中小微企業切實降低稅費負擔。降低制造業企業的用水、電、氣、土地等要素成本,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減負,促進企業活力,實現降本增效。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