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金融工具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8日,已有超過20家醫藥上市企業發布預計業績預增長的報告,醫療器械、創新藥、醫藥外包、零售藥店等領域藥企均提前報喜。業內人士表示,在多政策扶持下,“國產替代進口趨勢”或在醫藥行業各領域加速。
醫療器械一馬當先 醫藥外包緊隨其后
從業務方向上看,今年第三季度,醫療器械領域的企業或成“大贏家”。
根據財報,華大智造和凱普生物預計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達340%和124%,國內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營業收入、凈利潤實現雙增長,且前三季度凈利潤已超過去年全年的凈利潤。
據中國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在國內A股市場上,醫藥器械領域至少有八家上市企業實現盈利。
“醫療機構對大中型醫療器械、植入性醫療器械、小型醫療設備及耗材和家用醫療設備的訂單的確增多了。”家用醫療健康電子產品企業樂心醫療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像電子體溫計、血壓計、血糖儀等訂單量均有上升,公司未來將針對個人健康監測、家用治療產品開展持續創新與優化。
廣藥集團旗下廣州眾成數科副總經理許佳銳表示,目前,國內醫療器械消費市場正迎來全面利好。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健康意識的提升,醫療器械的應用逐漸從診斷、治療向預防、康復轉變。目前,我國家用醫療器械與醫用醫療器械的消費比例為1∶4,而發達國家普遍為1∶1,市場發展空間仍大。
除了醫療器械領域外,醫藥外包領域的業績也較為亮眼。醫藥外包領域的龍頭藥明康德首次預計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將突破200億元,也是目前預計盈利數額最大的企業。
國內某新藥研發與生產服務企業相關負責人對記者坦言,全球醫藥外包市場已陸續向亞太新興市場轉移,而中國在新技術開發、知識產權保護、供應鏈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目前,國內外新藥研發的成功率均不高,但需求仍大。
政策不斷助力 市場打開增長空間
今年前三季度,創新藥、醫療器械等領域都得到了政策上的助力。
今年6月,國家醫保局提出“簡易續約”規則,旨在減輕創新藥降價壓力。根據規則,國家醫保局會根據產品之前的醫保實際支出和基金預算值計算出一個比值,以此為依據調整藥品價格。如果實際醫保支出在該比值的110%以下,則價格不調整;如果是實際醫保支出比值在110%—200%之間的產品,支付標準則下調5%—15%。
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表示,“簡易續約”簡化了談判流程,企業雖然還是要降價,但降幅相對較溫和。且降幅和采購量掛鉤,更有利于企業提質增效,行業發展也更可持續。
“集采加速了國產替代進口的趨勢,為國內藥企打開了市場空間。”Biotech創新藥醫學顧問曹博表示,降價已成為常態,雖然被納入醫保伴隨著價格的下降,但是藥品的市場空間也可以被快速打開。回顧過去幾年醫保談判的結果,國產藥品的參與度不斷提升,進入醫保的意愿和速度也在提升。
此外,“財政貼息支持醫院貸款更新醫療設備政策”落地前后,醫療器械企業的訂單量激增。邁瑞醫療方面表示,除了醫療專項債和醫院自有資金以外,貼息貸款將成為醫療設備采購的另一大重要資金來源。截至目前,全國已上報超過2000億元的醫療設備貸款需求,預計和公司產品相關的貸款需求將超過200億元,將提升公司業績目標達成的確定性。
“國產替代進口”加速 發展后勁更足
受今年第三季度業績增速的鼓舞,國內醫藥企業的后勁或更足。
平安證券表示,醫療服務價格降幅整體好于預期,且通過集采,上游的國產耗材企業將迎來國產替代的黃金時期。隨著種植牙價格的調整,行業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醫療器械領域的“國產替代進口”趨勢或有望領跑。上海惠生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常艷星表示,如《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等多項政策在實施過程中通過壓縮申報時限、簡化有關申報資料和程序要求等方式提高了企業的創新熱情。一系列政策將醫療器械企業的準入門檻降低了,但對企業保證產品安全有效能力的要求卻提高了,更有利于推動國內醫療器械產業快速高效發展。
“國內醫療機構已經引進許多國產大型醫療設備,推動國產高端設備的規范化和普及應用。” 一位曾多次參與上市醫藥企業調研的機構投資人坦言,在國內醫療器械行業中,小微企業較多。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龍頭企業的創新成果更受關注,在政策的支持下,國產醫療器械龍頭企業的市場空間更大。
醫藥企業第三季度業績預告陸續公布后,證券機構紛紛表示看好第四季度醫藥行業行情。光大證券研報表示,當前醫藥板塊估值仍為近十年來新低,且機構配置比例也處于低位。近期國內政策利好頻現,政策邊際改善顯著,市場情緒有望持續修復,機構繼續看好醫藥板塊第四季度的投資機會。
“目前,像國內的醫療器械企業都在補貼經銷商,加大服務投入力度,趁集采及其他政策落地的風口擴大市場份額,提升了市占率。”國內某民營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即使在降價后,像國內醫療器械市場仍然有幾十億元的規模,好的市場環境利好企業發展,特別是有助于企業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記者 馬嘉)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