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我國約有3000 萬17歲以下青少年受到情緒壓力和行為障礙的困擾。青少年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癥的檢出率為7.4%。也就是說,每5個孩子中,可能就有1個存在抑郁癥癥狀。
DNA甲基化在基因表達過程中相對穩定遺傳,但長期壓力、生活事件、早年創傷以及藥物等環境因素會誘導表觀遺傳的改變。
上海舒澤生物科技研究所生化組科研團隊,經過多年的研究,已經確定了DNA甲基化水平與抑郁癥之間的關聯性。他們團隊通過對基因DNA甲基化與抗抑郁藥物反應相關的探討,進而提出DNA甲基化可能成為早期抑郁癥預測的一個潛在生物標志物。實驗還發現,長期慢性刺激引發抑郁樣癥狀的同時,也會引起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的基因啟動子區域DNA甲基化降低,基因表達上調,激活腎上腺軸活動。
實驗中,抑郁癥模型小鼠經丙咪嗪藥物治療后CRH的DNA甲基化水平升高,mRNA 表達降低。
DNA甲基化在組織間差異較大,大腦內羥甲基胞嘧啶水平約為胚胎干細胞的10倍,尤其是位于神經突觸內基因的甲基化改變對精神疾病表觀遺傳至關重要。
2022年7月18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許琪教授課題組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研究成果:該課題組在中國人群的四個獨立隊列中識別和驗證了BICD2基因是重度抑郁癥DNA甲基化生物標志物(在小鼠模型中得到驗證)其功能意義將被用于改進重度抑郁癥的診斷和治療。
首先,研究團隊對重度抑郁癥患者外周血中 DNA 甲基化組和轉錄組的全基因組分析,尋找到目標基因BICD2。
接著,使用 Sequenom MassARRAY 方法確認大樣本中的 DNA 甲基化變化,并采用甲基化敏感限制酶和定量PCR方法(MSE-qPCR)和 qPCR 方法確認DNA甲基化和BICD2的mRNA表達。
最后,研究團隊使用跨物種策略來研究BICD2在抑郁癥小鼠模型中的表型和功能,在抑郁模型小鼠中,研究者利用MSE-qPCR/qPCR方法檢測了小鼠外周血和情緒相關腦區的BICD2
DNA甲基化與mRNA的表達,證明BICD2的 DNA甲基化水平與重度抑郁癥相關,并提出新的治療策略。
在治療重度抑郁癥方面,研究團隊發現:降低抑郁癥患者外周血中BICD2的DNA甲基化水平,上調外周血中的BICD2基因表達和升高大腦海馬體中BICD2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大腦海馬體中BICD2基因的表達,在治療抑郁癥中可以發揮抗抑郁作用。
進一步證實了MDD該研究發現了BICD2基因的DNA甲基化可作為重度抑郁癥診斷的潛在生物標志物,為重度抑郁癥的診斷、治療及預后評估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