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金融系統頻出新招。今年以來,上海、廣州、蘇州等核心一二線城市的限購政策陸續“松綁”,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快速運轉,以城中村改造為代表的“三大工程”建設提速……一系列新政,特別是金融政策正在為房地產重點領域“輸血”,推動房地產行業朝著新發展模式邁進。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房地產新政落地見效,“金融16條”與房企融資“三支箭”持續發力,預計房企資金緊張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房地產市場有望平穩健康發展。
“三大工程”助推構建房地產新發展模式
從長遠來看,面對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構建房地產新發展模式箭在弦上、立意深遠,“三大工程”建設已成為重要抓手。
放眼全國,城中村改造項目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上海、武漢、長沙等重點城市已陸續發布建設計劃;保障性住房建設多點開花,廣州、深圳等19個城市明確2024年配售型保障房建設任務;“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將平時使用和應急使用有機結合,正在積極準備與規劃。
“三大工程”建設資金從何而來?目前主要由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持,商業銀行也逐步參與其中。據國家開發銀行日前消息,該行已向首批近百個城中村改造項目發放專項借款;農業發展銀行在全國多地發放首批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積極推動“三大工程”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
得益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加持,“三大工程”或將帶動基建投資增速回暖。2023年12月,PSL時隔一年再度重啟。中國人民銀行披露的信息顯示,2023年共計新增PSL額度5000億元,為政策性開發性銀行發放“三大工程”項目貸款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認為,通過推進“三大工程”建設,加大供需兩端政策支持力度,有助于健全房地產市場各項長效體制機制建設,消除多年來高杠桿、高負債、高周轉的發展模式的弊端,推動房地產行業良性循環,助力房地產行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快速運轉
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建立打開了新局面。1月,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出臺了《關于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推動房企與金融機構精準對接。
“發令槍”一響,第一批房地產項目“白名單”迅速推出。1月30日,廣西南寧首個房地產項目“白名單”率先落地,向金融機構推送了第一批107個房地產項目,部分項目已獲得3.3億元銀行貸款。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金融監管總局消息,截至1月底,26個省份170個城市已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涉及房地產項目3218個,其中84%的項目屬于民營房企和混合所有制房企開發的項目。商業銀行接到名單后,已向27個城市83個項目發放貸款共178.6億元。
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加速形成
“房地產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影響,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也息息相關,金融業責無旁貸,必須大力支持。”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金融支持房地產也被監管部門列為重點工作。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在2024年工作會議中要求,加快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督促金融機構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落實經營性物業貸款管理要求。
專家表示,在房地產支持政策推陳出新的同時,也要將既有政策落實到位。例如“認房不認貸”住房信貸政策、“金融16條”支持措施、首套房貸利率政策的動態調整機制等,都是助推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的重要舉措。
在龐溟看來,金融與房地產之間形成良性循環,不僅在于金融政策發力,還應與土地、財稅、住房、城市規劃、產業等方面政策緊密配合,深入研判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和城鎮化格局等重大趨勢性、結構性變化,同時構建多層次、多主體、多渠道的房地產融資體系。做到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場,服務構建租購并舉住房制度與壯大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加快探索和發展房地產新發展模式。(記者 馬慜)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