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先發優勢已經向技術優勢、產業優勢、合作優勢轉化,并成為全球汽車業變革的引領者。在全產業鏈不斷創新突破的大背景下,中國新能源汽車不僅在鞏固自身優勢,同時也在向全球汽車業分享技術。中外車企合作方式發生重大變化,中國車企開始與全球汽車業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加速全球汽車業轉型升級。
中國新能源汽車“一路疾馳”
記者 高亢 張辛欣 吳慧珺 綜合報道
2020年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累計達到500萬輛,2022年2月突破1000萬輛,到2023年7月邁上2000萬輛新臺階,僅用了1年零5個月。
業界稱,中國汽車工業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蹄疾步穩,而新能源汽車則為中國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全新“賽道”。
產業按下“加速鍵”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378.8萬輛和374.7萬輛,同比增長42.4%和44.1%。
產銷旺盛的同時,出口攀升意味著中國品牌國際認可度的提升。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214萬輛,同比增長75.7%,出口量超過日本,躍居世界首位。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53.4萬輛,同比增長160%。
新能源汽車在展會上的表現同樣火爆。近期,第20屆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上,廣汽埃安展區,不少參觀者咨詢購車。銷售員趙海權興奮地說:“一天就訂出50多臺車。”
今年以來,各大汽車展會上,本土新能源汽車品牌展臺上,各大跨國車企“組團”來參觀交流的頻次顯著增多。
中汽中心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產業政策研究部部長朱一方表示,近年來,政策為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品質優勢逐步顯現。
業內專家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突破2000萬輛,標志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在產業化、市場化的基礎上,正在邁入規模化、全球化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透視高質量發展“密碼”
2008年,中國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發展至今,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中國道路。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靠的是什么?
一是政策的大力支持。“產業快速發展,政策引領發揮了巨大作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付炳鋒說。
據統計,近年來,全國各部門先后推出了70余項支持措施,各地也結合自身實際出臺了相關配套政策。從實施產業技術創新工程到組建動力電池等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一系列舉措讓產業發展方向更明確、步伐更堅定。
二是市場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隨著中國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普及和應用,加速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市場活力和消費潛力不斷釋放,而來自消費端的支持也充分調動了產業轉型的積極性,進而帶動了整個產業鏈創新。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吳凱說,從材料體系到電池結構,高速增長的市場,推動了動力電池行業走向前沿。
三是堅持自主創新。經過多年培育,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擁有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和技術優勢。
“再難不能省研發。”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同躍說,技術創新是核心競爭力,奇瑞每年將銷售收入約7%用于研發投入。
四是產業鏈持續完善。從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部件到整車制造和銷售,中國打造了較為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體系。
在長三角,產業集群協同發展,一家新能源整車廠可在4小時車程內解決所需配套零部件供應:上海提供芯片、軟件;向西約200公里的江蘇常州,提供動力電池;向南200多公里的浙江寧波,提供車身一體化壓鑄機。
“過去競爭靠的是專項技術,今天更要靠‘鏈’。”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徐軍說,依托集成創新鞏固和擴大產業鏈優勢,對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鞏固優勢乘勢而上
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改寫全球汽車產業競爭格局,并持續吸引全球頭部車企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繼日本豐田與廣汽聯合開發新能源車型,德國大眾在安徽建立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發總部之后,大眾集團日前又以7億美元收購了小鵬汽車4.99%股份,合作開發電動車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燃油車時代,跨國車企與中國車企合作,往往是單向技術輸出,中國以市場換技術。而此次小鵬和大眾合作,獲得技術以擴大市場成為大眾的主要目的。
“從單向輸出到雙向合作,中國汽車產業將給世界汽車產業變革注入更多力量。”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2022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占世界市場份額比例已高達63%,產業優勢越發明顯。
“鞏固發展優勢,更需補齊短板。”朱一方表示,相較跨國車企,本土品牌在品牌價值、技術研發、全球產業布局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鞏固優勢,提升品牌認知度,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下一步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
付炳鋒認為,芯片、基礎軟件、關鍵材料等產業鏈發展短板需要持續發力補足。產業轉型帶來的產能過剩及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仍需在高質量發展中持續破題。
而在捷途汽車總經理李學用看來,車企不僅要擁有技術和產業鏈優勢,更要在市場特別是海外市場上做好長期布局。
中外車企合作方式發生變化
記者 吳濤 廣州報道
日前,大眾汽車用7億美元收購小鵬汽車4.99%股份合作開發電動車一事,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的焦點。
專家認為,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并在局部領域取得了領先優勢,此類合作未來將會成為一種趨勢。同時,這一事件也釋放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崛起正在改變全球汽車產業格局的信號。
吸引全球市場目光的交易
據悉,在大眾汽車和小鵬汽車的戰略合作中,大眾汽車不僅向小鵬汽車增資7億美元,還將通過交易獲得小鵬汽車包括智能座艙和高階輔助駕駛系統等在內的電動平臺技術。
以全棧自研為理念的小鵬汽車被譽為“中國三大造車新勢力”之一,在智能駕駛系統等方面擁有技術優勢,目前已在廣州、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開放智能導航輔助駕駛功能。
小鵬汽車投融資副總裁張曉楓說,雙方將基于各自核心競爭力和小鵬汽車的G9車型平臺、智能座艙以及高階輔助駕駛系統軟件,共同開發兩款B級電動汽車車型,以大眾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銷售。相關車型預計將于2026年開始投產。
德國企業向來以嚴謹細致聞名,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說,在確定與小鵬合作前,大眾汽車的CTO來了很多次,對小鵬的產品做了大量的測試。“他們把我們的車拆開來,連每個零件都研究透了。”
這一次合作,對雙方來說無疑是雙贏。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表示,與小鵬汽車的攜手,讓公司在中國的關鍵技術領域有了強有力的合作伙伴,能更快向市場推出符合需求的新產品,同時還能優化開發和采購成本。
而從小鵬汽車的角度來看,“此次合作,在品牌層面可明顯提升全球知名度,在技術層面有助于提升對公司本土創新和技術領先的市場認知,在商業層面則能帶來穩定的預期和技術服務費等直接價值。”張曉楓說。
合作一經宣布,便吸引了全球市場的關注。《華爾街日報》等歐美主流媒體報道稱,此次合作具有重大意義,是中西電動汽車行業聯盟的典范,再次表明中國電動汽車的崛起已經扭轉了汽車行業的格局。
“未來這樣的合作會更多”
“未來這樣的合作會更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說。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和市場需求的迅猛發展,德國、日本等世界汽車大國的跨國巨頭也開始加碼布局。
據悉,大眾汽車計劃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與合資企業一起在中國電動出行領域投資約150億歐元。
此外,在今年7月的“2023中國汽車論壇”上,貝瑞德還透露說,自2021年收購了電池制造商國軒高科約25%的股份,公司前不久又投資逾75億元人民幣在中國成立了一家全新的研發公司——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其目的就是聚焦電動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開發,而這是大眾汽車除德國總部外最大的研發中心。
日本豐田公司也在一邊與比亞迪各自出資50%成立合資純電動車研發公司,一邊與廣汽集團和廣汽豐田三家聯合開發新能源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中外車企合作的方式和內容正在變化,在技術領域正從單向輸出變為雙向合作。
“在燃油車時代,國外車企與中國車企的合作基本都是單向輸出技術,而這次是‘年輕的’小鵬向國際老牌車企輸出自己獨有的技術。”何小鵬說,過去中國車企掙錢都是以硬件為主,小鵬汽車此次向大眾汽車提供軟件技術并獲得技術服務費,首次實現了通過軟件來掙錢。
據了解,小鵬汽車一直堅持“技術主義”,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公司研發人員占比約40%,僅2022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就達52.1億元,到2022年底已累計申請專利4258項。
中國汽車積極擁抱世界
當下,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浪潮下,全球汽車產業正迎來百年變局,而中國新能源汽車正成為變革的引領者。
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續八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378.8萬輛和3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2.4%和44.1%,市場占有率達28.3%,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不僅市場增勢喜人,在鋰電池、智能駕駛等領域,中國企業也已具備產業鏈鏈主實力。
業界認為,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繼續高歌猛進,類似小鵬和大眾的雙向技術合作將越來越多,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成為重塑全球汽車產業的重要力量。
崔東樹說:“中國車企逐步掌握并不斷提升的一些優勢技術和創新能力,給國內企業與外資企業平等、雙向合作帶來了很好的契機,并推動中國車企一步步撬動世界汽車產業格局。”
何小鵬表示:“小鵬汽車和大眾汽車的戰略合作,再一次證明,中國汽車產業依舊擁抱世界,愿意與世界分享技術、共謀發展。”
東風“躍遷”錨定新能源轉型
記者 王自宸 武漢報道
宣布實施東風乘用車新能源“躍遷行動”、猛士科技智慧園區正式開園、舉行“與知音 共嵐圖”用戶之夜……這幾天,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風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行動頻頻、熱點不斷,展現出東風公司全力搶抓新能源汽車發展窗口期,“背水一戰”打贏事業翻身仗的堅定決心。
東風公司的前身是始建于1969年的第二汽車制造廠。當年,“二汽人”以不斷創新、銳意進取的精神,在既沒資源又沒技術的情況下,手工生產出EQ240越野車,在中國汽車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世紀90年代以來,東風公司奮力“彎道超車”,積極與國際知名汽車制造商合作,加大自主品牌的研發和推廣,積累了一系列核心技術,推出一大批“爆款”車型,以高光之姿閃耀燃油車時代。
時過境遷,這幾年的汽車行業已發生深刻演變:合資非豪華乘用車市場份額持續下探、商用車市場恢復緩慢,燃油車企產銷量及業務利潤普遍下降;新能源汽車領域競爭激烈,新能源車賽道進入“紅海”競爭。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為了立足新能源汽車領域,帶動高端新能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東風公司積極發揮“龍頭”作用,持續發力,先后于2020年和2022年分別推出嵐圖和東風猛士品牌。如今,嵐圖經營業績持續攀升,已連續5個月銷量超3000輛,東風猛士917車型也已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前不久,東風公司宣布實施東風乘用車新能源“躍遷行動”,對乘用車新能源事業管理體制進行調整,舉全集團之力,將東風公司優勢資源集中于新能源業務。未來,將由東風公司領導掛帥,集團總部上陣,一體化管理東風品牌下東風風神、東風eπ、東風納米等乘用車自主品牌。
對此,包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付炳鋒在內的業界人士認為,以東風“躍遷行動”為代表的企業科技創新戰略,是貫徹國家戰略、謀劃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具體措施,體現了汽車行業“國家隊”的責任和擔當。相關改革調整,將有助于對內資源整合和效率提升,對外強化品牌導向與用戶運營,進一步夯實東風公司豪華、高端、主流、小型全領域覆蓋的新能源乘用車品牌格局。
為了搶抓窗口期,讓新能源汽車“風頭”更勁,東風公司開始瞄準市場需求,優化產品結構;完善成本管理,實施開源節流;摒棄拿來主義,強化自主研發。
不過,業界建議,東風公司還需持續不斷在品牌、技術、質量、管理等方面下實功夫、下苦功夫,只要集中最優勢資源,進一步推進“產品躍遷”“品牌躍遷”“價值躍遷”,東風公司一定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闖出新天地。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