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7.5萬輛和258.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7.2%和8.2%,同比分別增長7.5%和8.4%。在國家促消費政策及車企優惠促銷等因素驅動下,產銷繼續保持恢復態勢,整體市場表現“淡季不淡”。
汽車產業持續向好的勢頭離不開從供給、流通到使用環境等產業鏈條上各環節的協力共進,這也是政策持續發力的方向。《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國家出臺多項促汽車消費、穩行業增長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方案促進汽車行業穩增長。地方也紛紛推出落實舉措,加大促汽車消費力度。業內人士分析,未來,隨著政策不斷顯效,我國汽車消費穩增長的基礎將進一步夯實,產業迎來更大發展空間。
白天開新能源汽車去大棚干活,晚上到村里的公共充電站充電,在山東壽光市三元朱村,“新農人”劉旭3年來一直保持這樣的出行習慣。壽光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發祥地,縣域經濟發達,農民收入較高,新能源汽車普及較早。僅在三元朱村,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就有55輛,平均每5個家庭就擁有一輛。位于壽光城區的一家大型電動汽車4S店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他們一共賣出700多輛車,40%以上賣到了農村。
市場的成長背后是供給的優化和消費環境的改善。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公共充電樁省份整體情況顯示,山東位列全國公共充電樁TOP10省份,以112458臺公共充電樁的總量位居全國第七位。
正是包括充電樁建設等使用環境的不斷優化,近年來,濟南迎來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黃金期。吉利、比亞迪等國內知名新能源汽車品牌相繼在這里“落地生根”。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透過山東的情況,可以看到包括使用環境、供給能力等各方面積極因素的累積疊加,促進了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持續增長。
不僅新能源車表現突出,國內汽車消費還呈現品牌化、升級化趨勢。根據中汽協數據,今年8月份,傳統燃油乘用車國內銷量120.5萬輛,比上年同期減少10.4萬輛,環比增長7%,同比下降7.9%。不過,當月,國內生產的高端品牌乘用車銷量完成39.7萬輛,環比增長8.3%,同比增長9.9%。北方工業大學教授紀雪洪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隨著國內消費升級,新能源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市場需求也成為政策發力點。近期國家出臺多項促汽車消費、穩行業增長措施,涉及供給、流通、消費環境多個環節。以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的《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簡稱“方案”)為例,該方案在提升產品質量水平方面提出,引導企業加快5G信息通信、車路協同、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的創新應用,開發更多適合消費者的服務功能。
在促進消費方面,方案提出,各地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鼓勵汽車限購地區在2022年購車指標基礎上增加一定數量購車指標,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落實好現有新能源汽車車船稅、車輛購置稅等優惠政策。
此外,方案還提出促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和二手車消費,優化汽車流通;從推動充電設施布局建設、配套電網擴容改造有序開展等方面優化新能源車使用環境。
地方也在出臺舉措,從各環節部署促汽車消費舉措。例如,成都市商務局印發了《鼓勵將傳統能源汽車更換為新能源汽車獎勵政策實施細則》,鼓勵非營運類傳統能源汽車更換為新能源汽車,最高獎勵8000元;廈門印發通知,提出鼓勵適銷對路的新能源汽車車型下鄉擴展市場,豐富農村新能源汽車市場供給;上海制定出臺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更新消費相關政策措施,明確將出臺新一輪老舊汽車“以舊換新”補貼。
對于政策舉措的效果,紀雪洪表示,從短期效果來看,汽車報廢的補貼、新能源購車補貼等促消費舉措都比較直接,能夠激發存量消費需求和換購升級需求釋放;從長期來看,強化供給、減少汽車購買限制、增加乘用車購買指標、便利二手車流通等舉措,能夠提升供給、優化使用環境、暢通汽車流通,培育更多的市場增量。
政策利好下,各車企也紛紛加大新產品研發步伐。不久前,滴滴宣布將向小鵬出售智能電動汽車項目相關資產和研發能力,小鵬汽車將基于此打造一款A級智能電動汽車;在近期的成都車展上,飛凡汽車發布了飛凡巴赫座艙數字生態,支持OPPO、VIVO、小米等多品牌手機與車機的高速無感互融;奇瑞旗下星途汽車同樣在這次成都車展上發布了全新純電動車型星紀元ES,搭載了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
各方共同努力有望進一步鞏固市場向好勢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在回答《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說道,在促消費政策支持、配套服務設施完善以及車企布局下,我國汽車市場表現可能會好于去年,保持向上發展態勢,實現比較好的增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也預計,伴隨各項政策效果不斷顯現,加之汽車行業即將進入“金九銀十”銷售旺季,各大車企也在不斷推出新產品,有助于市場需求進一步釋放,實現汽車行業經濟發展預期目標。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