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的筍竹原材在生產線傳輸帶上流轉、裝車,即將運往竹循環經濟產業園。在福建省南平市,這樣的竹材分解點正一片繁忙、遍地開花。
近年來,南平立足毛竹資源全國第一的優勢,努力把小竹子做成大產業。2022年,南平生產竹材500萬噸,全市竹產業總產值連續多年位居福建第一。日前,南平出臺《南平市竹產業千億行動方案》,計劃到2030年,全市竹產業全產業鏈實現產值1000億元以上,一產產值150億元以上。
要實現竹產業千億產值目標,這根竹子要怎么“烹飪”才能真正“吃干榨凈”?對此,南平推出三道竹產業發展“開胃菜”。
“一道鮮”,實現竹山變“金山”
“以往毛竹砍下來,要拉去老遠的工廠賣,扣除人工、運輸成本,利潤很少,尤其是偏遠的竹山累死累活也賺不了幾個錢。”唐科村村民老鮑數著賣竹子剛賺到的錢說,“現在就不一樣了,直接賣給分解點,他們要量大,我還省了運輸費,賺得一下就多了。”
今年以來,南平全力打造竹山附近分解點,每1萬—1.5萬畝左右毛竹林附近建1個,目前在建的就有24家,讓新鮮筍竹材得到高效利用,讓下游筍竹企業“吃”到更多標準化半成品等,讓竹農嘗到新甜頭,極大提高了竹農生產積極性,有效打通了產業鏈、供應鏈。
南平還鼓勵各重點產竹縣實施“村社聯合經營模式”,引導竹農以竹林資產入股組建合作經濟組織,轉變竹山分散經營現狀,全市累計組建按股份分紅筍竹合作經濟組織145家,面積約40萬畝。同時,作為國家林業碳匯試點市,南平已在福建海峽股權交易中心達成全國首筆竹林碳匯交易,交易額達124.2萬元。
目前,南平擁有竹林652.7萬畝,立竹11.4億株,年產竹材2.7億根,近35萬人從事竹林培育相關工作,戶均年增收約1.5萬元。
“二道鮮”,竹“智”多謀產業興
在南平及周邊地區的竹海里,人影逐漸少了,機械作業聲反而不絕于耳。
近年來,南平與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加快全市竹產業“機械換農”“機器換工”步伐,已培育上睿機械、云宇機電、意創機械制造等多家竹工機械生產企業。南平還同時探索設備共享租賃模式,鼓勵組建機械化采伐專業隊伍,對專業隊伍購買機械、工人社會保險繳納等給予補助。
此外,作為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全國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市 、中國竹工機械產業基地,南平新出臺了《南平市推進“以竹代塑”示范城市建設實施方案(試行)》。
南平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平將通過建設一批全竹產品場景應用典范,打造竹博會等市場推廣平臺;全市機關單位率先應用竹產品等,鼓勵重點行業使用“以竹代塑”產品作為包裝材料,開拓竹產業新賽道,促進南平市竹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道鮮”,擬向竹林要“蛋白”
走進建甌綠劍食品有限公司,即食“手剝筍”清香撲鼻,新興筍制食品琳瑯滿目。
“‘手剝筍’沒有任何添加劑,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帶殼筍制品能留住竹筍的清香,還能保留更多營養成分。”該企業負責人介紹,“以前,國內市場竹筍食品加工工藝與標準大多參照日本,國內筍竹企業在定價等方面均無話語權。這些新興產品刺激了國內市場,讓我們有了與外企討價還價的底氣。”
近年來,南平全力打好竹筍產業轉型升級仗,從原來的純粹賣食材,向生產即食食品、小包裝化產品轉型,全市規模以上筍企就有10余家,形成了筍食品上游水煮筍、手剝筍,下游預制菜、電商零食等完整筍產業鏈條,近10萬人在筍竹加工企業就業,人均年收入5.2萬元左右。
“建甌市連地村具有獨特優勢,種植出的筍是可以生吃的白筍,像這樣獨具特色的高品質筍產地我們還有不少。”南平市林業局竹業科工作人員介紹,當前南平正與眾多院士專家一起針對南平竹筍進行調研、采集與檢測,聯合編寫《南平筍》白皮書,深入挖掘研究白筍生吃、好吃的秘籍。
南平還將繼續探索研究竹蛋白粉、種植富硒筍等,開發高蛋白的“森林蔬菜”,真正“吃干榨凈”一根竹,有效提高竹林經營效益,促進竹筍提質增量、竹農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作出新貢獻。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