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美國政府宣布將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對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鋼鐵和鋁等產品加征關稅。國際輿論普遍認為,美方此舉濫用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這一扭曲市場的行為將危害美國本土相關產業繁榮,給消費者帶來嚴重負面影響,也將損害世界經濟綠色轉型,破壞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高關稅和貿易壁壘能保護美國制造業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美國鋼鐵行業就是前車之鑒。2017年,美國對華不銹鋼產品實施“雙反”制裁,企圖保護本土鋼鐵產業,但未能阻止其就業崗位減少、競爭力與市場份額下降。2023年,曾為紐約帝國大廈提供鋼材的巨頭企業美國鋼鐵公司同意接受日本企業收購。美國鋼鐵業發展問題并不在于所謂的缺乏足夠保護,而在于其自恃多年壟斷地位,不注重依靠技術進步提高生產效率。
如今,美國對中國優勢產業加征關稅,只會帶來反噬效應。彭博社專欄作家戴維·菲克林指出,就像孤島上的小鳥,這些汽車制造商會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變得臃腫,失去飛行能力。這些年,美國政府的加稅舉措像“回旋鏢”一樣深深傷害了美國經濟。美國媒體刊文稱,關稅實際上是對美國消費者征稅,幾乎沒有人認為關稅起到效果,卻讓美國經濟付出了損失金錢和就業崗位的代價。根據美國稅務基金會的數據,這些關稅使美國經濟每年損失近20萬個就業崗位和0.25%的國內生產總值,即大約700億美元的年產值。
美國借加征關稅打壓中國新能源產業優勢的算盤,最終也會落空。據榮鼎咨詢公司統計,2023年,歐洲再次成為中國電動汽車相關產業對外直接投資的最大目的地。在巴西,今年前4個月,中國汽車制造商銷售了4.8萬輛新車,是去年同期的8倍,同時巴西正努力吸引中國汽車產業落地,以創造廣泛的就業機會。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沒有任何理由不與中國合作。德國總理朔爾茨日前表示,西方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有一半是由西方制造商自己生產的,“歐美汽車制造商在中國出售汽車,還在市場上取得了成功,我們需要記住這一點”。
美方繼續將經貿問題政治化,進一步增加對華關稅的做法,違背了拜登總統“不尋求打壓遏制中國發展”“不尋求與中國脫鉤斷鏈”的承諾,也不符合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精神,這將嚴重影響雙邊合作氛圍。美方的一意孤行,是錯上加錯。 (作者:郭 言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