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汽車市場仍陷于低效“內卷”,為打破現有“囚徒困境”,幾乎所有主流汽車產業鏈企業均將目光放到了海外市場上。近兩年,東南亞市場成為新能源汽車揚帆遠航的重點區域。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近期披露的數據,2024年1~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國家依次是巴西、比利時、英國、泰國、菲律賓,分別為130967輛、115318輛、67956輛、54744輛、45115輛。
業內有觀點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我國中長期出口核心增量。分區域來看,歐洲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出口核心市場,東南亞將是第二大市場。
實際上,中國汽車加速走向海外也符合汽車產業全球化布局的邏輯。回溯歷史可以發現,汽車產業是在全球生產、全球銷售中發展壯大起來的。業內認為,新能源汽車是全球化融合度極高的產業,開放合作是支撐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強大動力。
在“碳達峰”背景下,如何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深化溝通交流,共同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如何應對產業、技術發展的風險挑戰,成為業內人士熱切關注的話題。
“世界各國都制定了交通轉型目標,向綠色清潔的新能源轉型迫在眉睫。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一個企業在新能源領域能‘包打天下’,國際合作是大勢所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制造、使用、服務全生態鏈都需要開放與合作,因此推動國與國之間政策、標準等方面的協同與統一十分重要。”近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在由全球新能源汽車合作組織GREEM主辦的首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合作發展論壇(GNEV2024)上表示。《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上述論壇近期在新加坡召開,參會代表包括東南亞各國政府領導、國際組織、行業機構負責人、院士、專家及產業鏈相關企業。
東南亞各國“盼君來”
中國電動汽車在東南亞發展勢頭強勁。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均制定了相關政策,意欲吸引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入場。
“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泰國在2017年就出臺了包含氫能車、混動車、電動車以及新燃料車在內的下一代汽車發展戰略,并為各類汽車企業營造最有吸引力的商業環境,致力于將泰國打造為亞洲汽車生產制造基地。”泰國工業部常務秘書、辦公室信息技術與通信中心主任Dusit Anantarak在上述論壇上說道。
有著“亞洲底特律”之稱的泰國是全球重要的汽車生產國之一。近年來,泰國政府高度重視汽車電動化轉型,政策支持強,市場潛力大。泰國設定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電動汽車產量提高到汽車總產量的30%。
近兩年,在電動化領域有著領先優勢的中國車企抓住機會,在泰國掀起了新一輪投資熱潮,與泰國市場上的“老大哥”日系車企展開正面競爭。
根據泰國相關機構此前發布的數據,隨著中國電動汽車全面開拓泰國市場的步伐不斷加快,2023年,中國品牌車型已占據泰國電動汽車新車銷量的80%,在泰國新車市場的份額同比提升1.2倍,達到11%,與日系車爭搶市場份額。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在泰國市場上純電動汽車銷售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中有6家來自中國。
7月1日,廣汽埃安宣布泰國智能生態工廠將于7月中旬正式竣工,同時第二代AION V也將全球同步下線。7月3日,比亞迪披露消息稱,比亞迪泰國工廠將于7月4日竣工,屆時第800萬輛新能源汽車也將同步下線。
同樣看好電動汽車未來前景的還有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電動汽車工業協會會長、總統辦事處幕僚長General. (ret.) Dr. Moeldoko在上述論壇上表示,電動汽車代表著汽車產業的未來,印度尼西亞在鎳及電動汽車其他原材料方面有豐富的儲量,而且發布了加速動力電池及電動汽車相關產業的支持政策,在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方面具有優勢,未來將進一步拓展充電設施建設。
記者了解到,目前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第一大汽車市場。按照印度尼西亞的規劃,到2030年電動汽車銷售將占到整體市場25%。
作為東南亞國家的制造樞紐,馬來西亞也希望從電動汽車產業發展中獲益。在政策上,馬來西亞將目前的電動汽車的進口稅和關稅減免延長至2025年,拆組電動汽車的稅務減免延長至2027年。馬來西亞設定的目標是,在2030年將電動汽車銷售占比提高到15%,2040年提高到38%。
“馬來西亞已出臺相關發展戰略,希望能將馬來西亞打造成區域電動汽車制造樞紐。馬來西亞還推出了激勵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的相關措施,促進電動汽車普及,減少交通領域碳排放。”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新加坡辦事處主任Vinothan Tulisi Nathzan在上述論壇上說道。
在電動化上,菲律賓也已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規劃,計劃在2040年前實現50%的電動汽車市場滲透率。為此,菲律賓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鼓勵國內外企業加大在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領域的投資力度。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東南亞地區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快速增長的經濟實力,當地政府對電動化轉型的扶持引導以及當地汽車市場依然保持較高的利潤率,是許多中國車企“走出去”的關鍵因素。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各顯身手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車企在大舉進軍東南亞市場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東南亞汽車市場目前仍由日系車企占據領導地位,2023年日系車市場份額高達74%。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與國際巨頭相比,中國車企的海外業務仍處于“嬰兒期”。接下來,如何在東南亞市場進一步搶占市場、撕開更大的口子、打出中國電動汽車品牌響亮的招牌,仍然是一個頗具考驗的挑戰。
賽力斯集團副總裁康波在上述論壇上表示,在東南亞市場上,賽力斯集團打造了跨界合作的創新模式,不斷探索創新,通過智能化塑造豪華標簽,打造出領先的品牌。5月,康波在一場行業論壇上談到東南亞市場時也提到,中國車企出海不僅要立足當下,以貿易打開局面,更要著眼長遠,跳出“貿易”的思維局限,主動擁抱本地化,與產業鏈合作伙伴創新合作,共建海外產業價值鏈。
“盡管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但是新能源汽車不僅僅指電動汽車。在東南亞市場,長城汽車沒有在純電路線上孤注一擲,走的是純電、混動、氫能的漸進式路線,隨時根據市場調整。如果當地市場充電不方便,我們就提供可靠的智能化燃油車。”長城汽車(泰國)總經理崇保玉說道。
在飛書CEO謝欣看來,企業出海很難繞開合規問題。“有些企業出海,尚未盈利,就在合規方面遭遇較大困難。我們在長期服務客戶出海的過程中發現,出海企業須在數據隱私與安全、跨國數據傳輸、數據保留期限方面有清晰的認知和準備,才能確保合規。”
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石國勇認為,在東南亞市場,金融服務非常重要,“車企最好能給購車消費者提供信貸支持”。在標準統一方面,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車有限公司通過在印尼成立首家電動汽車本地化生產主機廠,獲得了印尼當地電動汽車標準制定領域的一定話語權。
記者了解到,中國汽車品牌憑借新能源汽車,大舉進軍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市場的背后,并非“看山還是山”,而是將東南亞市場視作開拓全球市場的“橋頭堡”。
張永偉認為,在當前的綠色發展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良好,而且氣候行動日益緊迫,各國都將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交通減碳的重要方式。整體上看,當前全球新能源汽車呈現“三個加速”的發展趨勢: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加速擴大,新能源汽車技術在加速迭代,新能源汽車功能在加速演化。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如何解決全球供應鏈穩定的問題引起關注。
在上述論壇上,多位業內資深人士表示,要打造暢通高效、互利共贏的全球汽車產業供應鏈體系,需要整個供應鏈的參與者攜手合作,共建高度國際化的開放與合作機制。
“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著宏觀環境的挑戰,供應鏈、成本控制方面都受到了影響,市場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作為供應鏈企業,博世會堅持與時俱進,去適應市場的不斷變化。”博世泰國總經理Joseph Hong說道。(作者:尹麗梅 張碩)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