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施工生產主責主業,開展與促進生產履約、提升管理品質相結合的勞動競賽;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開展技能培訓,學賽并進,提素賦能;成立科技攻關小組,解決工程中的難點問題,不斷創新創效……
日前,在華中地區當前規模最大的地下車庫聯絡道工程、武漢市首條與地塊地下空間融合共建的城市交通隧道——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武昌濱江地下環路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加緊施工。自2020年8月30日開工之日起,項目采取“勞動競賽+”模式,全方位、多點面開展比工程質量、比工程進度、比科學管理、比技術創新、比文明施工、創和諧團隊的“六比一創”勞動競賽,為工程建設保駕護航。
勞動競賽+綜合履約=提質
“每次打分后,評分小組會對我們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考核讓我們找到了自身不足與差距。通過不斷學習總結,在施工中后期,我們的現場管理越來越規范,評分一點點上升,工友們干勁兒也越來越足,施工效率越來越高。”江滿公司技術總工來國芹說。
項目圍繞施工生產主責主業,將勞動競賽與促進生產履約、提升管理品質相結合,開展進度、質量、安全、技術、商務等五個維度的常態化綜合履約勞動競賽。成立綜合履約考核小組,每周考評打分,然后綜合周成績進行月度評分,劃定不同等級。月度考核等級與各分包單位的榮譽獎勵、現金獎罰和結算獎罰掛鉤。?
據統計,江滿工程隊2021年6月考核77.43分,2022年4月考核91.3分,升至等級A。最終,江滿公司負責施工的3-2與3-5區段高質量按時交付,平穩快速履約。離場時,武昌濱江地下環路項目部對其進行了特別表彰。
勞動競賽+技能培訓=提能
每晚8點的工地業校是工人們的集體大課堂。白天在工地干活,晚上挑燈夜讀,不僅不覺得累,還讓電工劉朋生感到非常充實:“電工是專業活兒,離開技校后,每天都是實戰,理論知識多少有些遺忘。項目安排了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師、專家給我們講課,我不但補上了電工知識,其他技術活也能略知一二。‘充電’一小時,真值!”
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項目在管理崗和工人崗兩類人群中開展工地業校授課、知識競賽、技能比武等形式的技能培訓。在管理人員中,開展施工日志評比、識圖考試、安全月知識競賽、明星員工評比;在勞務工人中,開展安全技術培訓、止水鋼板焊接質量技能比武、鋼筋綁扎技能比武、行為安全之星、質量行為之星評比等活動,學賽并進,提素賦能。
課上學知識,課后大比拼。去年9月1日,項目舉辦了“質量月”系列活動之止水鋼板焊接技能比武大賽。烈日炎炎,選手們熱情高漲,6位焊工師傅各顯神通,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焊接任務。評委團從焊接外觀質量、文明施工、操作時間三方面進行評分,最終,江滿公司的田楊帆拔得頭籌,被授予了榮譽證書。
勞動競賽+科技攻關=提效
競賽不僅在工地上“開花”,還在科技上“結果”。2021年1月,項目成立6人科技攻關小組,解決工程中的難點問題,不斷創新創效。
項目緊鄰長江,如何防止地下水滲漏,成為攻關小組的首要研究方向。針對地下工程防滲漏難題,團隊內部分組進行多方案比拼。最終防水防滲的雙重玻璃罩方案,其以結構自防水取代傳統外包防水,克服了不良地質條件,當選最佳方案。應用后,有效解決了滲漏難題并縮短了施工周期。
“我們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項目總工、科技攻關小組組長邱昌介紹道,武昌濱江核心區地下空間環路(二期)EPC工程將設計與施工融于一體,針對施工問題首先展開組內討論,選出幾種備選方案,再分小組進行技術攻關。之后邀請業內資深專家指導,根據對小組成果對比確定最終方案。
截至目前,預計項目科技創效100余萬元。通過精細管理、節能降耗、“金點子”征集等,項目鋼材、商砼節約率大幅提高,用電、用水成本大幅降低。(張嬋娟)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