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6,信達證券(601059)發布一篇公用事業行業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節能降碳資金支持力度再加強,關注節能設備與循環經濟產業鏈。
報告具體內容如下:
事件:4月8日,國家發改委印發《節能降碳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與《污染治理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前者重點支持內容包括:碳達峰碳中和先進技術示范及應用項目;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節能降碳項目;循環經濟助力降碳項目。其中,列入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節能降碳項目、循環經濟項目支持資金分別按不超過項目總投資30%、20%、15%進行安排,單個項目最高達1億元。后者重點支持內容包括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及焚燒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改造、大氣及水污染治理等,資金支持均落到具體項目。 點評: 聚焦節能降碳與污染治理,資金扶持的領域細化、力度加強。2021年5月,國家發改委曾發布《污染治理和節能減碳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明確資金用于扶持節能降碳改造、循環經濟、大氣及污水治理等領域。本次發布的《管理辦法》是2021版本政策的延續,同時進一步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從內容來看,新增對“雙碳”先進技術示范及應用項目的補貼支持;繼續支持重點高耗能行業的節能降碳改造,并將資金支持由總項目金的15%提高到20%;對于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方面,支持力度最高限額由5000萬元提升至1億元。 中短期看,節能降碳是實現碳中和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降低CO2凈排放包括減少排放和加強吸收兩種方式。吸收CO2主要依靠森林碳匯、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然而當前規模有限,我們預計有望在2030年后大規模應用。因此短期主要依靠減少排放,以源頭端化石能源替代與終端用能部門節能提效為主要方向。根據《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到2025年,我國單位GDP能源消耗比2020年降低13.5%。而2023年我國單位GDP能耗同比增加0.5%,相較2020年同比下降1.6%,較“十四五”目標還有較大距離。 “十四五”目標下,我國節能減排工作節奏有望加快。 工業領域能耗總量大,諸多方面蘊藏節能潛力。工業領域能源消費量占全國總體消費量65%左右,是節能降碳的主要領域之一,其中鋼鐵、有色等行業為重點減排行業。我們在《節能在雙碳目標下的作用與機遇》中分析,鋼鐵行業長流程煉鋼占比高,導致我國噸鋼能耗高于國際水平,短期可以通過工藝過程改造及余熱資源回收利用提升能源利用率,長期發展短流程煉鋼實現節能;有色行業中鋁冶煉為減排核心,未來應提高可再生能源制鋁比例,并發展余熱回收利用技術實現節能。 更換節能設備與節能服務拓展或將推進工業節能降耗。4月9日,在工信部發布的《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中提到,“以能效水平提升為重點,推動工業等各領域鍋爐、電機、變壓器、制冷供熱空壓機、換熱器、泵等重點用能設備更新換代,推廣應用能效二級及以上節能設備”,我們認為節能電機、節能變壓器、余熱鍋爐等領域有望迎來需求抬升。同時《節能降碳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中提到園區綜合能效提升,根據國網預測,“十四五”是綜合能源服務產業的快速成長期,市場潛力有望從2020年的0.5-0.6萬億元增長到2025年的0.8-1.2萬億元,2035年進入行業成熟期。我們認為該《管理辦法》出臺有望利好為用能企業提供“源網荷儲”一體化的綜合能源管理公司。 循環經濟發展空間廣闊,關注再生資源產業鏈。《管理辦法》提出支持廢舊鋼鐵、金屬、玻璃、汽車、電子產品、退役風光設備等廢棄物循環利用。循環經濟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主要包括資源再生利用、固廢綜合利用、生物質剩余物回收利用等領域,根據《“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主要資源產出率比2020年提高約20%,廢鋼利用量達到3.2億噸,再生有色金屬達到2000萬噸,資源循環利用產值達到5萬億元,市場前景廣闊。 投資建議:從投資機會看,重點看好四個方向:(1)前端節能設備及高效節能環保材料:建議關注從事節能變壓器業務的云路股份、從事節能風機業務的瑞晨環保(301273)、高效節能電機生產企業臥龍電驅(600580)、佳電股份(000922),以及有余熱鍋爐業務的華光環能(600475)、西子潔能(002534)。(2)節能服務領域:建議關注綜合能源業務協同燃氣業務共同發展的新奧股份(600803)。(3)“雙碳”相關先進技術領域:建議關注積極布局CCUS技術的廣匯能源(600256);(4)循環經濟方面:建議關注危廢資源化利用企業高能環境(603588)、專注重金屬污染防治企業賽恩斯、塑料再生產業鏈業務公司英科再生,鋰電回收相關裝備壓濾機的龍頭公司景津裝備(603279),以及主業從事垃圾焚燒的偉明環保(603568)、瀚藍環境(600323)、旺能環境(002034)等。 風險因素:政策實施落地存在滯后性;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經濟發展低于預期。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