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國企債務與流動性問題受到廣泛關注。2021年3月國務院國資委發布《關于加強地方國有企業債務風險管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從完善監測預警機制、分類管控資產負債率、開展債券全生命周期管理、依法處置違約風險、規范債務資金用途等八個方面,指導地方國資委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債務風險管控工作。
6月30日晚7點,普華永道中國國企業務合伙人宋經緯,普華永道中國企業融資與并購服務合伙人陳春,普華永道中國國企業務總監李啟俊深度分享國企債務與流動性管理的經驗,從融資優化、債務風險監控、投資績效評價三個角度探討國企如何優化資本結構,降增加流動性。本次活動在普華永道視頻號,《中國企業報》中企視訊全程直播,更多信息及視頻回放,請登陸普華永道中國官網“轉型力共創會”欄目。
國企融資管理三步法
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面臨業績壓力、債務壓力、流動性管理壓力,都在對內提升管理、對外優化融資。近年來,普華永道幫助交通、能源、地產、電力電網等領域的很多國有企業進行流動性管理和融資落地,積累了不少經驗。陳春總結出國企融資和流動性管理三步法:
第一步是全面診斷,對企業的負債、資產、現金流有個全面、系統的了解;
第二步是方案設計,其中債權融資要動態把握理解政策、市場和當地的宏觀金融環境,同時可以嘗試新的融資渠道,與股權融資主要包括處置非核心資產,引進戰略投資人,以及收購核心權益或資產;
第三步是實施落地,特別是針對股權融資,考慮到其非標屬性更重,流程更復雜,博弈更曲折,國資監管要求也更多,因此需要系統規劃和統籌推進,尤其是關注如何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標的,如何篩選和鎖定適合的戰略投資人,以及如何組織合法、合規且高效的流程。
構建“1+N”債務風險預警監控指標體系
監管機構正在重拳治理國企債務危機,國有企業踐行“國企擔當”的同時如何應對背后的債務壓力和流動性壓力?普華永道對此提出以下建議,搭建以流動性風險為核心的債務風險預警監控指標體系,實現對國有企業債務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識別和長期監控與防范。從企業的流動性風險出發,將監控延展到影響集團整體債務風險的各個領域,防控由于流動性風險蔓延引發的集團層面整體的債務風險,從經營、投資、融資等維度全面監控償債能力和風險應對能力。
考慮到地方國企“一總部、多業務”板塊的架構,需構建集團總部和業務板塊兩個層面“1+N”流動性和債務風險預警監控指標體系。在體系運行較好的基礎上,通過搭建數字化預警監控平臺,提高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支撐風險預警監控的全流程運行。
普華永道國企債務風險預警數智監控體系,能夠實現業務板塊“橫向到邊”重點業務全覆蓋,風險領域“縱向到底”深挖風險成因,具有時效性強、精準度高、量化客觀、風險持續跟蹤、明確指標責任主體及充分利用現有業財數據等特點。
宋經緯進一步補充道,構建債務風險監控指標體系時,首先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構建符合企業特點的債務管理和流動性管理體系。可以分步搭建體系,以點帶面,逐步實現全面覆蓋。在較好的管理基礎上,推進信息化建設,實現智慧監控智能監督。
國有資本投資績效與財政預算績效評價
一直以來投資都是發展壯大國有資本,體現國有企業擔當和經濟壓艙石作用的重要手段。隨著國資監管從“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投資評價也需要更規范、更專業、更強調投資績效和防范風險。
李啟俊就如何提升國有資本投資績效評價工作價值與成效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以終為始,提升評價工作專業性與質量,清晰確定投資評價對象和主體,將制度建設評價作為起點與終點,拆解及還原投資目標,并客觀和辯證看待投資結果;引入績效理念,以問效增效的原則多維度審視投資成效;建立科學的國有資本投資績效評價方法,綜合考慮國資監管規定,國有資本投資活動特點以及投資績效要求。
因為國有資本投資中有相當一部屬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屬于財政資金的范疇,李啟俊也分享了對財政預算績效評價的建議與實踐,把問效增效納入財政預算績效評價工作中。普華永道在財政績效評價工作中不斷探索,構建以問效增效為導向的“政策、資金”全過程閉環評價方法,引入以“效”分類,以“類”評價的5E評價模型,從經濟性、效率性、效益性、環境性、社會性五個維度建立對應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
李啟俊表示,要做好財政績效評價,除了掌握專業能力和評價方法外,關鍵還是時刻融入“什么是效果”、“如何更能體現效果”的理念,為財政預算部門以及財政管理部門出謀劃策,提供更好的方法和更優的解。
普華永道堅持將國企改革發展與監督作為關注和服務的重點之一,組建了跨地區跨專業的國企服務團隊,為國有企業提供改革頂層設計,混改激勵、合規監督與數字化等一攬子整合服務;在普華永道官方微信公眾號,專門開設了“國企改革觀象臺”專欄,堅持探討國企改革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加強與各級國資監管機構以及國有資本研究機構合作,圍繞國企改革發展的關鍵命題提供建設性的思考。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