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蘭芳
保安服務行業作為現代服務業,是經公安機關行政許可和備案,在公安機關監管下,維護社會治安的有效輔助力量。隨著全社會對安全需求的不斷提升,對保安行業的專業要求也越來越高。保安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已經滲透到每個行業、每一個市民的生活。
改革開放以來,保安服務業從一個新興產業逐漸走向成熟。相關數據顯示:全國有15000多家保安公司,從業人數達640萬人(2021年全國數據)。保安行業的工作范圍不僅包含廣為人知的常態化保安:校園、醫院、辦公樓、小區等安保服務;也包括城市網格化服務,如配合公安的協警、街道服務、城管、市容服務等;此外,押運、大型活動的秩序維護、隨身護衛、風險評估、境外隨行護衛等也是保安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0年,沈蘭芳踏入有著17年歷史的協同集團,成為保安行業的“新鮮血液”。原本從事旅游業的她,剛入行時,對保安業形成了全新的認知。“最開始我兩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沈蘭芳介紹,為了盡快熟悉行業,她看了很多書籍,并且報名考取了保安員的較高等級證書。
在融入保安行業的過程中,她感覺到,保安是個被嚴重低估的行業,“保安員有太多知識要學習,從入門小白開始考各級證書,難度相當于幼兒園的孩子參加高考。進入這個行業后我才發現,看似輕松的保安員,其實需要持有很多證件,首先要有上崗證,以后可以逐級考取等級證書,此外還有消防證、監控證兩證合一的消控證,以及安檢證等等。”
沈蘭芳感嘆,保安員是老百姓身邊不可或缺的人,為維護社會安全,默默做了大量工作。他們最普遍的工作是負責外來車輛和人員的檢查,要想及時預警,需要有“火眼金睛”,才能在人群中迅速鎖定可疑人員。
相較保安員的奉獻與付出,社會對這些從業人員卻鮮有關注和重視。沈蘭芳指出,2022年,僅上海的疫情防控過程中,就有30多萬名保安人員成為沖鋒在抗疫前線的一支尖兵,他們有的化身保供隊伍,有的擔負起疫情期間所有居民的垃圾收取及轉運、發放防疫物資、小區全面消殺等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在保供隊伍中,平均每20名保安員就要肩負起20幾個小區上百噸物資的搬運工作。
即使到深夜,也隨處可見一群穿著防護服的保安員正汗流浹背地忙碌著,他們肩上扛著大米、蔬菜,雙手還提著防疫物資,步履匆匆地搬到相應位置后,來不及喘一口氣,轉身又開始搬起下一件物資。搬、傳、推、運……一個動作一天幾千次甚至上萬次做下來,保安員的雙手早已被膠皮手套捂得發白,腳底也被磨出血泡,甚至直接躺在原地睡過去,像這樣的高強度作業,他們堅持了一個多月。
沈蘭芳動情地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保安員在連續奮戰13個小時后,突然感覺身體不適,醫生建議其調理診治,而他買了兩盒藥就匆忙趕回,繼續奮戰一線。因為這位保安員支援的小區老年人居多,他們不會網購,所以他希望拼盡每分每秒,盡快將物資送到老人手中。
類似這樣的保安員還有很多,那份刻在保安人骨子里的社會責任感,值得被更多人“看見”。沈蘭芳說,“我們日常看到保安員的時候,淳樸敬業的保安員對我們微笑,這時候回饋一聲‘謝謝’或者一個簡單的微笑,對他們就是最大的肯定。請善待這些服務于社會的人,他們需要被理解、被關心、被尊重!”
作為保安行業的新生力量,同時也是一位女性管理者,沈蘭芳帶來了更新鮮的理念以及更細膩貼心的服務。一方面,她認為保安應轉型為提供個性化的“定制化”服務,“我們的客戶包含醫院、學校等各種場景,也需要差異化的服務。”沈蘭芳介紹,針對兒童自我保護力弱的特點,她主動在開學前向服務的校方建議,每天上學與放學的高峰時段,派出特保隊員保護孩子們的安全。
另一方面,當前數字化轉型邁入深水區,沈蘭芳強調,未來國內的保安服務將以科技賦能安全為使命,使人力防范與技術防范的兼容性提升,依托AI大數據、5G+、物聯網等技術,致力于打造更安全、更高效、更精準的智慧服務體系。同時配合保安員更科學規范地操作,可以最快速地把事故扼殺在萌芽中,提升安保的功能層級。
在員工內部管理方面,沈蘭芳認為要實行數字化結合人性化的管理,注重人文關懷,實行激勵制度,鼓勵保安員學習更多知識與技能,從而提升進步空間,獲得更高收入。
“大安防”時代已然來臨,隨著服務質量和服務性價比的不斷提升,保安員的社會地位得到鞏固與提升,從而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形成良性循環。當前服務行業迎來發展新契機,保安行業抓住新機遇和黨的二十大春風也將蓄勢騰飛。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