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咨詢委員會一行在西部管道霍爾果斯壓氣首站現場調研 江金騏/攝
2023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國-中亞峰會上指出:穿越茫茫大漠的中哈原油管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就是當代的“絲路”。
中亞天然氣管道是我國首條從陸上引進境外天然氣資源的戰略管道,西起中亞土、烏邊境的格達伊姆,終點為中國新疆霍爾果斯。霍爾果斯作業區是首條引進中亞天然氣管道A、B、C三線進入我國的第一站,承擔著來自中亞跨國天然氣和伊犁煤制氣的接收、計量和外輸任務,它充分體現著亞歐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區位優勢,全國能源資源戰略保障通道的地位優勢,關聯國際和國內兩個能源市場的戰略優勢;它將天然氣安全平穩輸送至全國三分之二區域,有力地保障了下游管道沿線27個省區市和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5億多居民的用能需求,為中國能源通道做出重要貢獻。
國家管網集團組建成立三年多來,旗幟鮮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踐行“服務國家戰略、服務人民需要、服務行業發展”的企業宗旨。霍爾果斯作業區在國家管網集團西部管道公司黨委的領導下,牢記“央企姓黨”的政治本色,積極引導員工踐行艱苦奮斗精神,將崗位責任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已累計安全平穩運行超5000天。
黨建統領
鍛造鐵軍隊伍
霍爾果斯作業區始終堅持系統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嚴肅落實“第一議題”學習機制,將天然氣保供作為首要政治責任,嚴格落實冬夏一體化保供方案,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沖鋒姿態堅決扛好“首站首善”屬地責任,兌現承諾,當好標桿。
工作實踐中,霍爾果斯作業區以“鍛造鐵的信仰、練就鐵的本領、扛起鐵的擔當、錘煉鐵的作風、嚴明鐵的紀律”為標準,深入推進準軍事化管理和“五個一”特色站隊活動,打造了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隊伍,舞好“龍頭”、護好動脈,為祖國輸油氣,為人民送福氣。
黨建實踐中,始終錨定集團公司“做出特色、走在前列、形成品牌”黨建工作總目標,積極探索黨建與安全生產經營有機結合的新途徑,培育“崗位責任永遠大于管道壓力”的國門責任文化,從員工晨跑、內務等準軍事化管理到生產現場規范管理,都將國門責任融入其中,更將其融入青年員工的血脈中,在擔當中成長,在責任中前行。
營造“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的工作氛圍,用“鐵肩膀”擔牢主業主責。黨支部探索開展“黨員承諾—亮牌承包—選樹典型—先鋒評比”黨員管理模式,“一個黨員,一面旗幟;一個崗位,一份責任”,對全站區域與設備進行劃分,形成了“支委帶黨員,黨員帶群眾,支委每月檢查評比,支部每月督促整改,現場區域管理責任到人”的點線面全覆蓋的責任區管理格局。
通過責任區承包,擔責在肩,黨員作用在內部凸顯出來,實現由“點燈一盞”到“照亮一片”的轉變,站場巡檢質量和隱患治理得到了根本性改變。
優質服務
打響管網品牌
國家管網集團作為能源“搬運工”,優質服務就是核心產品。
霍爾果斯作業區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市場資源,自國家管網集團成立以來,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踐行“三個服務”的企業宗旨,聚焦“立足西部油氣資源稟賦,加快推進服務立企強企”。為上游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為客戶提供技術、政策支持,幫助客戶擴產、解決難題,與客戶開展黨支部聯建,開創了與客戶攜手發展的新局面。
深化能源體制革命,打通能源發展快車道。霍爾果斯作業區瞄準“X+1+X”油氣市場體系中的“1”,舞動天然氣長輸管道這條鋼鐵巨龍,服務國家戰略、服務人民需要、服務行業發展,走訪慶華、新天、伊犁州發改委等相關客戶,宣傳管網“X+1+X”的政策優勢,幫助新天和慶華煤化工實現管網煤制氣代輸“第一單”。
得益于國家管網集團成立,實現“西氣東輸”管網基礎設施向用戶公平開放,煤制天然氣行業經營狀況開始好轉,兩家煤化工企業入網當年即實現扭虧為盈,2022年產量首次達到設計產能,新天、慶華煤化工的生動案例示范效應明顯,管網后路的暢通和運輸成本的降低,使得更多的社會資本和新能源產業新技術躍躍欲試,新疆地區豐富的資源稟賦優勢得以充分釋放。“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給體系”的能源安全新戰略在國門第一站有了生動實踐,充分彰顯了國家管網改革成效。
堅持服務立企強企,當好產業鏈鏈長。在輸量調節方面,發揮大管存優勢協調多方增大集中調控客戶進氣量調節限制,滿足煤制氣企業正常生產裝置運行規律的最大輸氣量波動調節,從而促使客戶生產裝置發揮最大效能產氣注氣,增加管輸量提升管輸利潤;在技術支持方面,作業區在接到新疆慶華能源集團生產人員的求助電話后,立即安排兩名經驗豐富技術員前往進行技術指導并提供專用密封脂,閥門內漏順利解決,得到對方的認可,助力客戶實現安全增產穩產;在計量交接方面,主動幫助客戶協調國家管網油氣調控中心PPS項目組,對接國家管網生產運行管理系統,實現在線計量交接,避免每周一次線下長途交接,為客戶提供了便利。
強抓機制
保障國門站場
作業區在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能源基礎設施運營商的過程中,站排頭、當標桿,將安全生產工作擺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投產14年以來,在壓縮機組、關鍵閥門自主運維上不斷突破,不斷提升管網平穩運行水平,保持了零事故的良好紀錄。
強化天然氣管道運行管控,打造“以調度運行為核心的生產運行管控機制”。值班調度管控監屏報警,嚴格執行“唱票制”規范現場執行,杜絕發生“誤操作”。每日開展保供和運行風險研判,密切監視生產運行參數、氣質參數和日指定量執行情況,全力做好天然氣保供各項工作。
嚴控油氣計量交接數據,當好“國門秤桿子”。油氣計量交接事關國與國之間的貿易,作為中國能源通道國門第一站,“眨眼之間”300方天然氣已在霍爾果斯悄然而過,夠一個三口之家用上整整一年。霍爾果斯作業區以高度的責任心,秉承“較真一分一毫,確保分毫不差”的嚴實作風,計量精度高于管道行業的精度要求,運行14年來油氣數質量準確合格,實現了計量零糾紛。
天然氣壓縮機組是整個站場的“心臟”,而首站又是萬里能源動脈的“動力艙”。作業區奮力書寫著以科技驅動核“芯”競爭力的執著夢想。西二線投產初期,基本依靠國外廠家人員進行機組故障處理,為了突破困局,作業區聯合公司壓縮機技術服務團隊堅定“自己的問題自己干”的信心,利用12年時間,苦練內功,逐步拿下日常故障處理、4K保養、8K保養、25K中修等,甩開壓縮機維修依賴國外廠家的“拐杖”。
高質量發展
端穩能源飯碗
攻關安全生產卡脖子難題。GE機組一直存在著振動探頭漏油的頑疾,這是一處典型的靜密封點與動設備連接點結合的泄漏,幾天時間地上就能漏上一攤潤滑油。本著對“跑、冒、滴、漏”零容忍的態度,國門站員工絞盡腦汁、創新思路,在經歷了100余次失敗后,終于設計出了一種新型的密封設備加裝在機組上,一舉解決了這個懸而未決的難題,這個小發明也獲得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C成果一等獎。
作業區持續不斷開展各類優化改造,天然氣壓縮機組運行質量大幅提升。近幾年,以自動化技術為核心、以減少人的工作量為目標,通過使用集中監視系統、云臺掃描式激光甲烷探測器、管道巡檢機器人、BI低代碼應用等提升現場智能化水平,開展預防性維修質量,達到數據自動采集分析,保證站場安全平穩運行的目的。
一臺天然氣壓縮機組每秒鐘可以吸入100公斤重的空氣,經過加壓、燃燒、做功等一系列過程后,最終排放到大氣中,尾氣的溫度在480℃左右,具有很高的利用潛能。霍爾果斯作業區對天然氣壓縮機組燃燒后的高溫煙氣進行二次利用,配套的余熱發電廠裝機容量25兆瓦,可以將壓縮機排放的尾氣收集起來,加熱蒸汽帶動汽輪機發電,自2013年投產至今,已累計發出“綠電”7.7億千瓦時,目前日均發電量約26萬千瓦時,為“雙碳”目標的順利實現提供了“霍爾果斯方案”。
在崗位責任信念的支撐下,作業區的堅守獲得了回報。先后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央企業先進集體、中國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標桿班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年文明號、國家管網集團首批思想文化教育基地、國家管網集團公司“基層站(隊)十面紅旗”、國家管網集團五一勞動獎狀、國家管網集團安全生產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
央企責任,家國情懷。霍爾果斯作業區將繼續心懷使命,不負重托,用實際行動保障站場的安全穩定運行,以“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的精神狀態,守好西部能源通道第一站,保障能源國脈大暢通。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