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報》記者走進中國建材集團探訪新質生產力
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為新時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表示,中國建材集團將努力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將發展新質生產力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實效,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穩健前行。
作為世界500強建材行業領先企業和建材行業唯一央企,中國建材集團在我國建筑材料與無機非金屬新材料領域擁有最雄厚的科研實力,擁有3.8萬名科技研發和工程技術人員,26家國家級科研設計院所,旗下13家上市公司,員工總數20萬人,這樣一家中央企業,分別在科研、管理和生產等各項具體工作層面,是怎樣理解和落實“新質生產力”呢?帶著這個問題,《中國企業報》記者踏上探訪之行。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科技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中國企業報》記者探訪中國建材集團的第一站是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材總院”),中國建材總院黨委書記、董事長郅曉說,“科研創新需要做時間的朋友,秉持長坡厚雪文化,堅守初心、保持定力、凝聚合力。”中國建材總院自成立之日起便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聚焦“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研究與發展”,服務國家重大工程、服務國防現代化建設、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74年來,中國建材總院著力建設“水泥、玻璃、陶瓷”等七大優勢學科,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基礎研究布局,形成了系統完整的科技創新體系。郅曉進一步強調:“我們傳承弘揚‘總院胸懷祖國的大我精神、敢為人先的攻堅精神、守正創新的探索精神、勇擔使命的奉獻精神’,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堅持長期主義,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中搶占學科高地、再攀科技高峰。”
中國建材總院在特種水泥方面的科研成果有:低熱硅酸鹽水泥、微膨脹低熱硅酸鹽水泥、頁巖氣固井高韌性水泥、低收縮耐重載高抗折水泥、核電工程專用水泥、道路基層用緩凝水泥及海洋工程用高抗蝕復合硅酸鹽水泥等。其中,低熱硅酸鹽水泥研究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已成功應用于國內10余個重大水電工程的建設,在其基礎上形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微膨脹低熱硅酸鹽水泥,在烏東德和白鶴灘兩大300米級特高拱壩實現了全壩應用和真正意義的“無縫大壩”工程奇跡,屬世界首創。
中國建材總院旗下的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材高新”)承繼了原國家建材局所屬兩家科研院所——山東工業陶瓷研究設計院(以下簡稱“工陶院”)和中材人工晶體研究院(以下簡稱“晶體院”)所擁有的全部優勢資源,是國內先進陶瓷和人工晶體領先的科技型企業。中材高新的多項原創性成果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研發的數十種新材料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力、新能源、節能環保、信息等領域,為“載人航天”“嫦娥”等國家重大工程提供了關鍵配套材料。
通過中材高新科技管理部副部長王增輝的現場講解,《中國企業報》記者了解到,中材高新多年持續圍繞科技成果進行自主開發的部分成果已通過轉化產生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如高壓電瓷產品,為我國二十多項特高壓工程配套提供了超60%的棒形支持絕緣子;熔融石英陶瓷坩堝產品,曾為我國多晶硅鑄錠行業提供超20%的關鍵配套材料,打破美法日的壟斷;高品質氧化鋁耐磨產品,出口占比60%以上,銷往30多個國家;在國內率先實現了高性能氮化硅陶瓷產業化,熱等靜壓氮化硅軸承球等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材料性能居國際先進水平,達到美標ASTMI級標準,中材氮化物成為繼日本Toshiba公司、美國CoorsTek公司外第三家可以批量化生產該類產品的企業,填補了國內空白,解決國家“卡脖子”難題。
在棗莊的中建材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記者不僅實地參觀了微納光學元件生產車間,“全國建材工匠”、“全國技術能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鄭大師還邊演示邊講解了微光夜視、紫外探測、空間測控等技術用特種玻璃及光纖制品。鄭大師用“惟用心爾”來形容自己對科研工作的理解與堅持,他說,科技人員擁有對研發工作發自內心的熱愛、為國家科技創新傾盡全力的情懷,才能做到全年無休廢寢忘食地攻關,才有可能在基礎薄弱的領域研發出打破國外壟斷的新技術。
在今年6月24日,中國建材集團科技創新又新增亮眼成績單,在2023年度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凱盛科技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高世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關鍵技術與裝備”成果,被授予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項目第一完成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院長彭壽參加大會并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載體是產業
如果說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那么科技成果轉化則是推動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新質生產力最大增量的“關鍵一躍”。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由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所形成的物質資料的整體構成了新興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表現。
當前,中國建材集團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下,中國建材集團堅持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推動高性能碳纖維、鋰電池隔膜、耐火材料、先進陶瓷、發電玻璃、人工晶體等一批高水平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產業成果,支撐形成10億元級別—50億元級別—100億元級別梯次布局的新材料產業體系。從技術創新到產業布局,記者實地參觀了中國建材集團的一系列成果。
在管莊,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耐火材料的技術攻關后,又在“熔鑄耐火材料退火裝備”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熔鑄氧化鋁耐火制品的半強制退火工藝,使得熔鑄氧化鋁制品的成品率大為提高,實現了產業化。國檢集團是中央企業中以檢驗認證為主業的典型代表,作為中國綠色產品認證建材組長單位、碳排放核查機構、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評價中心,積極為國家綠色低碳提供技術支撐,核查20多個省市,24個行業,3000多家企業,已頒發2000余張綠色產品認證證書。
哈玻院樂普公司2023年中標的大型國際海水淡化項目膜殼合計產水量為340.8萬噸/天,在全球脫鹽項目膜殼使用率大幅領先。
在棗莊,北京航玻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棗莊分公司已具備紅外光學鏡片超精密加工、鍍膜、鏡頭裝配全工序自主加工能力和完整的加工質量體系。據介紹,加工鏡片數量達到每年十余萬片,經過近兩年的發展實現創收5000千萬元以上。
在淄博,山東工陶院依托高性能陶瓷透波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形成國內性能優異、規模較大的陶瓷天線罩制造基地,能夠為航空、航天、船舶等多種裝備型號提供關鍵核心材料與天線罩的快速響應,目前擁有年產萬件透波部件的生產能力。陶瓷纖維膜產品實現了從膜元件到環保超低排放集成解決方案的重大跨越,在玻璃、焦化等行業實現規模化應用;開發的系列化陶瓷平板膜元件、膜組件及膜裝備,廣泛應用于工業污廢水、黑臭水體、飲用水處理、中水回用等領域;氣凝膠產品在水泥行業28個工程實現應用,節煤降碳效果顯著;氧化鋁制品高附加產品銷售比例不斷提高,出口業務持續穩固;石英陶瓷輥棒為光伏行業研發的高密度精拋輥道銷售量突破5萬條,成為光伏行業輥道第一大供應商。中材高新氨化物陶瓷有限公司生產的高導熱氮化硅陶瓷基板廣泛應用在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汽車、高鐵、電機驅動模塊、新能源充電樁等組件中,其年產200噸氮化硅陶瓷制品產線也已開工運轉。
中國首片8.5代TFT-LCD玻璃基板
30微米柔性可折疊玻璃
在蚌埠,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經過“十年磨一劍”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自主建成中國首條8.5代浮法玻璃基板示范生產線,實現了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技術從0到1的突破,保障了我國萬億級信息顯示產業的戰略安全,是創新鏈、工程鏈、產業鏈“三鏈融合”的創新實踐。蚌埠凱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新型全自動浮法玻璃拉邊機,是浮法玻璃生產線的重要成型裝備,已成熟應用于板厚為0.12—19mm的各類浮法玻璃生產線,產品范圍涵蓋電子玻璃、汽車玻璃、建筑玻璃等,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出口至俄羅斯、韓國、土耳其、保加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依托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科研平臺支撐,凱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顯示產業鏈擁有TFT-LCD液晶基板玻璃和高強蓋板玻璃、30微米柔性可折疊玻璃等一系列突破“卡脖子”技術的成果,打通了產業鏈的上下游,以國顯科技作為產業鏈出海口,在成本控制、質量一致性、柔性生產、快速響應、及時交貨、縮短市場推廣周期等方面獲得市場優勢。
合肥南方水泥智能綠色工廠(光伏一體化廠房建筑)
在合肥,中國建材裝備集團打造高端裝備智造園區,自主創新建立建材產業高端裝備體系,輥壓機、立磨、選粉機、篦冷機、提升機、環保裝備、計量裝備、低壓配電裝備、智能裝車系統、鋼結構等核心裝備和產品的生產能力,成為裝備集團的技術裝備研究成果轉化基地,助力創新成果在產業端順利轉化成現實生產力,目前輥壓機、立磨等設備在全球專項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位。合肥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新建的一條日產6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和200萬噸/年粉磨生產線,由裝備集團提供全部核心裝備,從設計到落地,按照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的智能化工廠標準,各項運行指標均優于國標Ⅰ級能效。
在蘇州,中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以燃料電池氫氣瓶、氫能儲運容器、壓縮天然氣氣瓶及高端工業氣體儲運裝備為主營業務,產品和服務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氣體儲運、無人機及特種裝備等多個領域,擁有成都、蘇州、九江、沈陽、濟寧五個生產基地,各類氣瓶年產能超過70萬只(III型氫氣瓶產能10萬只/年,IV型氫氣瓶3萬只/年),車載CNG氣瓶國內整車市占率70%,連續9年第一,燃料電池用儲氫氣瓶國內市場份額超30%,2023年市占率和公告率國內雙第一。2023年,公司還獲得70MPaIV型儲氫瓶制造許可,成為國內首家具備全智能自動化IV型瓶柔性批量生產能力的氣瓶企業。
發展新質生產力需構建新型生產關系
2024年1月31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產關系必須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
今年是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落地實施的關鍵之年,也是承上啟下的攻堅之年。本次探訪新質生產力之行,《中國企業報》記者對中國建材集團完善公司治理深化改革、圍繞市場化經營機制深化改革、突出重點推進薪酬激勵改革等方面也形成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并購重組方面,中國建材集團立足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功能定位,重點聚焦國產替代、“卡脖子”技術兩大方向,尋找優質并購標的,補足產業鏈、供應鏈缺失環節。
在蚌埠國顯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廳中,國顯科技創始人及總經理歐木蘭動情地講述企業重組的故事。她說,公司在遇到運營沖擊的時刻與凱盛科技實現戰略重組,國顯科技自此成為央企中國建材的成員企業、凱盛科技的重點企業。重組之后,國顯關鍵經營指標持續向好。歐木蘭說,在凱盛科技的正確領導下,國顯扎實踐行集團戰略,在保持民企活力的同時,積極融入集團的核心理念和企業文化。國顯在客戶資源、產能利用、提高競爭力等方面產生顯著的整合和協同效應,實現了業務結構互補和資源渠道共享,構建起民企活力+央企實力的企業價值體系,也是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大嘗試和有益示范。
北新嘉寶莉藝術廠區
在北新嘉寶莉安徽明光工廠,《中國企業報》記者全面觀摩智能制造,深入感受了涂料產業新質生產力迸發的蓬勃生機與創新活力。2023年12月29日,北新建材與嘉寶莉簽署協議,以40.74億元的價格受讓嘉寶莉78.34%的股權,宣告了北新建材“做強一體、兩翼齊飛”新格局基本形成。北新建材黨委副書記、董事、工會主席張靜表示,在北新建材黨委、董事會的共同努力下,北新嘉寶莉在戰略優化、公司治理、文化融合、品牌宣貫和業務協同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核心優勢不斷鞏固,行業地位不斷提升。同時,這次重組后,雙方也實現了資源整合與優勢互補,擴大了涂料業務布局,提升了產品質量和產能,共同開發更具競爭力的新產品,通過戰略協同加速推進“一體兩翼、全球布局”戰略目標的實現,助力共贏發展。北新嘉寶莉戰略品牌部總監葉斌武表示,北新嘉寶莉將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特別是在藝術涂料領域,將加大研發投入,持續強化技術和產品創新,憑借總數超8000人的專業施工隊伍及強大的個性化服務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要,并通過加強與電商平臺的合作,擴大產品銷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譽度,保持好藝術涂料行業領先者姿態。自2023年底北新建材重組嘉寶莉的公告發布至今,北新建材的股價實現大幅增長,顯現市場和投資者對于此次重組的認可與信心。
有關中國建材集團新型生產關系的改革,《中國企業報》記者在合肥還參觀并記錄了一家“歷史悠久的新企業”——中國建材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裝備集團”)。2023年,裝備集團成立,集合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的優質資源,按照“統一平臺,一體管理;一類裝備,一個主體”整合原則,打造中國建材集團旗下專業裝備產業平臺,自此,天津與合肥共同開啟“天合之作”新篇章。對此,裝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增福表示,整合是個動作,融合是個過程,天津院以設計為主,合肥院以研究為主,“天合之作”能夠使兩院在功能上同類互補,傳承歷史優勢、加強合作創新、打通產品部門,一起進入新賽道,共同創造新價值。
中國建材裝備集團高端裝備智造工廠
這次探訪新質生產力之行,《中國企業報》記者走訪的每一家科研院所和生產企業,都在有效執行中國建材集團“揭榜掛帥”項目引領作用,通過應用示范攻關類項目,解決基礎建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很多科研成果的轉化收益,已經實現了對骨干技術人員的現金獎勵分配。中國建材集團的這種產研合作機制,讓揭榜掛帥的“答題人”享有更高回報、放開手腳答卷,讓提出需求、提供應用場景的“出題人”享有技術優先使用權、形成“保護墻”,通過體系性實踐,已成為一種營造創新氛圍、完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有效機制。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中國建材集團既生產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型產品,也研發戰略與未來科技產品,是我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通過本次中國建材集團新質生產力的探訪,《中國企業報》記者感受到:這家大國央企不斷完善提升的改革動力,這家活力央企開放包容的合作胸懷,這家歷史企業走遍世界的偉大憧憬。記者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更加篤定了中國建材集團打造“國之大材”、保障“國之重器”的信念和決心。期待中國建材集團持續研發新技術、推出新成果、亮相新產品,為央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先行經驗,做出先鋒示范。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