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年,我國教育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教育掃盲到基礎教育的實現,從“一支粉筆三尺講臺”到通過“一根網線”把全球優質資源引入尋常百姓家;從教育扶貧到教育公平的深化改革,在歷史的坐標軸上中國教育成就斐然。
然而由于受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與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之間的差異,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差異,城市內部各收入階層之間差異等諸多因素影響,在一線和非一線城市,甚至在西部地區、農村地區、貧困地區,仍存在師資力量薄弱、優質教師稀缺、教育水平低下等情況,教育公平的實現仍然面臨著很大挑戰。我們以北京和上海兩個直轄市為例,據億歐數據報告顯示,兩地中小學在校生之和只有130萬人左右,而僅河南一省中小學在校生就高達1581萬人,學生數量是兩地之和的5倍。在教師資源配置方面,由于河南學生人數過多,平均到每個學生的教師資源顯得捉襟見肘,每個老師負擔的學生遠遠高于北上兩市。在家庭教育經費支出上,2016年全國普通小學階段的生均教育經費支出是9432元,而北京和上海的生均教育經費支出均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
教育公平已成為近幾年全國兩會持續關注并尋求解決的熱點話題之一。有人說教育公平是一場馬拉松,不能求之過急。但隨著互聯網+教育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在線教育的迅速崛起,為破解中國教育發展不均衡帶來了新契機。2020年在疫情“常態化”管控下,讓在線教育從一線市場的弄潮兒真正深入到三四線用戶中,更為教育公平的實現提供了一份“看得見”的解決方案。
新冠疫情催生剛需
在線教育“逆行而上”
面對突發疫情,全國教育系統迅速行動,開啟了大規模的線上教學,迫使全國億萬師生全面觸網,足不出戶的在線學習方式也第一次進入正規教學環節中。隨著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提出,在線教育企業也紛紛推出免費學習課程支援抗疫。這一舉措不僅吸引了大量非一線城市用戶的關注,還讓不少用戶與在線學習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人們對在線教育的印象也有了新的了解和改觀,對廣大學生群體的在線學習習慣起到了一定的培育作用,大大提升了在線教育下沉市場的滲透率。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4月28日發布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較2018年底增長110.2%,占網民整體的46.8%。其中,有2.65億在校生轉向線上課程。雖然疫情期間,線上教育“臨危受命”,解決了不少教學機構的燃眉之急,但大規模的在線教育實踐,也暴露出在線教育企業在技術能力、內容供給、互聯網適配、教師素養等方面不同程度的欠缺,在線教育企業需進一步修煉“內功”,不斷提升自己的硬核實力。
“在線+普惠 ”
促進教育公平
在線教育因其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特點,能精準觸達求知人群,讓教與學變得更為方便靈活,用一根網線和一塊屏幕,高效便捷地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不僅成為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窗口,也是縮小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實現的重要途徑之一。
但是,在線只能起到優質資源導入,面對高昂的費用,普通家庭望而卻步。以我們K12在線英語賽道為例,目前中國有超過2億K12人群,分布在全國各地,并對英語學習有著強烈需求。但歐美外教課單價在130元左右,“奢侈”的費用使金字塔尖的家庭才能享有。因此,普惠教育才能讓優質資源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教育公平才能真正實現。
助推普惠教育,實現教育公平,除了政府的努力之外,也需要社會眾多企業的幫助與支持。作為中國第一家赴美上市的在線英語教育企業,51Talk在成立之初就提出“教育不應該是奢侈品”的辦學理念,誓將把國內“奢侈”的英語學習變得大眾化、平民化,為縮小全國優質教育資源缺口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51Talk依托于高性價比的菲教資源,發布普惠教育戰略,將每節外教課程的平均課時單價限定在40元左右,不僅讓優質的教育資源變得觸手可及,還能讓全國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請得起好外教。
政企“甜蜜”牽手
助推實現教育公平
在線教育不僅是疫情中逆市上漲的新經濟代表,更是教育公平實現的有力助推器,因此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細化政策,科學管理。目前行業監管政策文件和地方細則較多,但從法律依據層面考量則處于完全脫節狀態,政府應根據線上培訓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匹配制度,形成科學監管模式。如果完全按照線下政策邏輯一刀切式地進行管理,勢必造成政策監管實施層面上的困難。
二是建立在線教育協作平臺。在線教育民間協作平臺的建立,可推動在線教育行業規范、健康、有序發展。
三是鼓勵創新,加大對在線教育的扶植。政府應對在線教育的發展加大政策支持、資金補貼和高端人才需求供給,利用在線平臺優勢,導入優質教育資源,助推普惠教育,實現教育公平。
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也將在國內逐步構建,51Talk也愿意與政府及社會各界朋友攜手努力,共創中國教育事業的美好藍圖。
(本報記者何芳采寫)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