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任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五年來,為促進各國共同繁榮進步,中國倡議共建“一帶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和積極參與。五年來,“一帶一路”取得了多方面重要共識,“一帶一路”不是少數國家的私利,而是促進世界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創舉,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
五年來,“一帶一路”取得了多方面重要成就,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化為現實,從耕耘到取得碩果累累。在拉動沿線國家經濟增長,進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以及改善參與國家民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一帶一路”園區建設國際峰會連續四年召開,在沿線國家和中國相關園區及企業的積極參與下,發揮了深化政策溝通、增進民心相通、推動合作聯通等重要功能,已經成為影響力漸增的有用力量。經過國際金融危機后近十年的調整,人們有理由對世界經濟的好轉抱有憧憬,對一度低迷的經濟轉變有所期待。但事情發展往往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在當前世界經濟出現了一些轉暖趨向的同時,全球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多變,逆全球化思潮泛起,個別國家從一己私利出發,動輒祭起關稅“大棒”,使傳統增長引擎對經濟拉動作用減弱,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全球化的道路,愿意同各方優勢互補,為世界經濟增長和各國的共同發展創造更多的機遇。
我國正處于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關鍵時期,園區建設的變化趨勢清楚反映了這一點。與傳統企業靠規模提升和降本增效為發展的主要手段不同,現代園區建設更加強調數字經濟時代營商環境的改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今年以來,國務院領導多次就改善營商環境提出要求。李克強總理6月13日在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各地既要積極抓項目建設,更要著力抓環境建設,打造公平營商環境的“高地”,真正做到審批更簡、監管更強、服務更優。7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更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調動人的積極性和社會創造力,聚焦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痛點、難點,突出重點,把該放的權力放給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激發創業創新活力。如何將這一趨勢加以鞏固,加速新舊動能的轉換,我想和大家分享幾點看法。
一是把握園區發展趨勢,重視優化營商環境。
世界銀行《2012全球營商環境報告》表明,良好的營商治理環境使開辦企業需要的時間減少10天,就會使投資率增長0.3%,GDP增長率增加0.36%。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高度關注營商環境的優化,營商環境也得到極大提升。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2018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國營商環境的便利度位列第78位,比2013年提高了18位。這與中國積極做簡政放權的“減法”密切相關,極大便利了就業、創業和投資經營等活動。應該鞏固這一發展勢頭。
二是狠抓園區發展規劃,做好優化營商環境。
園區發展要和優化營商環境緊密結合,根據形勢發展不斷完善“十三五”規劃中確定的優化營商環境相關任務,各園區要全力做好相關規劃、政策的組織實施工作,加強對政策措施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評估,確保已出臺政策發揮實效。全力推動“放管服”改革,積極開展信息化、標準化、信用體系建設,以改革創新培育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
三是推動園區改善服務,加快優化營商環境。
一些園區給投資者以政策上的支持和幫助,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是如果只重政策、忽視服務,以給政策代替服務,就會出現事與愿違的結果。而這恰恰又是很多地方最容易出現問題,最難真正引起重視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方面。要逐步樹立“服務水平高、服務質量優、投資者反映好”的標準,建立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協調機制和綠色審核通道,協調解決現代工程推進中的困難和面臨的共性問題。確保預算內投資落實、研究設立現代化發展投資基金等方式對重大工程項目給予支持。
四是提升園區服務能力,拓展優化營商環境。
在對各類園區試點經驗深入總結的基礎上,大力提升服務水平和效率,研究啟動骨干信息平臺試點、現代創新發展園區試點等工作,鼓勵第三方服務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信息傳遞、方案設計、供應鏈融資等服務活動,解決制約創新發展的突出問題,總結經驗加以推廣。
五是培育園區人才隊伍,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充分吸收現代科學技術最新進展的營養,加快已有培訓項目的完善創新,注意跨學科、跨領域人才的培養和基于互聯網新技術、信息新裝備、先進新材料等應用人才的培養;完善繼續教育機制,廣泛引進海外高端人才,加強多層次、寬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建設一支高層次、復合型的現代化專業人才隊伍。
目前現代園區正在步入創新引領、普遍建設、資本關注、群體突破的爆發期,在促進“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企聯愿意同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行業組織和相關機構,創造條件、完善環境,導入企業,引進更多企業資源,為共同營造創新、開放、共享、協同的現代園區發展格局做出貢獻。
(本文根據朱宏任在第四屆“一帶一路”園區建設國際合作峰會暨第十五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營商環境峰會上的致辭整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