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年正式在中國開展業務至今,GE醫療與中國市場結緣已經43年。1991年,GE醫療在北京合資成立了GE集團在中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航衛通用電氣醫療系統有限公司,開啟了深度的中國本土化運營。如今,GE醫療中國已經擁有五大工廠,近7000名員工,包括一支約1200名的研發和應用工程師團隊。與此同時,GE醫療正持續深化全面國產,數字賦能,合作共贏的戰略,構建了從經濟型到高端全覆蓋的醫療設備研發和生產的能力。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對于其在中國的投資發展問題,GE醫療中國副總裁、影像業務總經理陳金雷接受了《中國企業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中國企業報》:請您介紹一下GE醫療在中國的發展情況和取得的成就。
陳金雷:GE醫療是GE集團旗下的醫療健康業務部門,自進入中國市場,GE醫療始終致力于本土化研發投入,致力于成為引領精準醫療的創新者。GE醫療以Edison愛迪生數字醫療智能平臺為基礎,通過智能設備、數據分析、應用和服務,賦能臨床醫生做出更快速和準確的診療決策,實現從疾病診斷、治療到監護的全方位精準醫療生態體系。GE醫療擁有130多年的悠久歷史,在全球160多個國家擁有約4.8萬名員工。
如今,GE醫療中國已經擁有五大工廠,近7000名員工,包括一支約1200名的研發和應用工程師團隊。自2011年起,中國團隊本土研發并投入市場超過100款創新產品。北京基地研發和生產CT、X光機、血管機、手術機等影像設備,GE全球每三臺CT中有兩臺產自于此,256排高端RevolutionCT和高端移動X光機已在北京量產;上海建有造影劑生產基地,生產的造影劑占全球產量60%,多年位列中國出口醫療器械企業排名第一;天津建有磁共振成像系統生產基地,GE全球每銷售兩臺磁共振產品中就有一臺來自天津工廠,并已實現高端3.0T磁共振設備國產化;在無錫建有超聲、呼吸機、麻醉機、心電監測、患者監護儀等臨床護理設備的研發和生產基地,生產的超聲產品占GE全球超聲產品銷售量40%,累積發貨超過100萬支超聲探頭,并已實現包括心臟、全身、婦產超聲在內的全線超聲系列在國內的生產。
《中國企業報》:GE醫療目前正在進行哪些投資布局?未來有哪些新的布局計劃?
陳金雷:GE醫療將依托“全面國產,數字賦能,合作共贏”三大戰略布局中國市場和業務規劃,持續推動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分級診療、基層醫療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提升、建設健全數字+醫療應用和生態等。
其中全面國產指的是依托在中國的四大全球生產基地,將加速推進全系列、全線產品的全面國產,包括產品研發、生產、供應全環節,推動產業鏈升級,打造世界級的中國智造。
數字賦能指的是,GE醫療還將逐步完善Edison愛迪生數字醫療智能平臺,利用5G、AI、云計算等技術,廣泛攜手合作伙伴,打造一系列智慧掃描、智慧診斷、智慧臨床和智慧管理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構建智慧醫療生態,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
合作共贏指的是GE醫療將與行業協會、同行共同合作,攜手合作伙伴打造智慧醫療生態,解決中國醫療資源短缺、不平衡、效率不高的嚴峻挑戰。
此外,基層醫療也是GE醫療關注的一大領域。GE醫療正在以針對性的產品、專門的服務團隊以及戰略性的解決方案能力助力基層醫療發展,尤其是針對縣域醫療能力提升。
《中國企業報》:現在正值全國兩會期間,對于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您有哪些建言?
陳金雷:今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第二年,也是迎來創新融合發展的關鍵一年。我們看到醫療行業最為迫切的挑戰,集中在高端醫療技術創新、數字醫療應用和以縣域為龍頭、結合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的區域性醫療中心建設。可以說“鑄國產”“勵創新”“下基層”是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三大攻堅重點。政府也在從政策、資源、行業規劃多層面推動發展。今年全國兩會來自醫療領域的代表,也針對高端醫療器械研發上市、基層健康事業發展、醫療大數據應用等提出建言。GE醫療是引領精準醫療科技發展的“中國創新者”,以關愛每個中國人的生命重要時刻為使命,堅定地與中國醫療行業并肩發展。我們正在持續投入各項資源,扎實地拓展升級國產供應鏈,推出更多國產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在國產醫療器械制造、數字技術與醫療行業快速融合發展和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升級幾個方面發揮我們的所長和價值,為“健康中國2030”貢獻力量。
變革和不確定性是這個時代最好的禮物。發展中的GE醫療也將進入變革轉型的重要時期——我們將為成為一家獨立的醫療上市公司做好準備。在此過程中,我們堅信“與時代同步伐,與人類共命運”才能始終屹立潮頭,成為令中國人民所信任和尊重的企業。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