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總體思路、政策取向推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主要是對政策實施提速增效。這既是及時加大力度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舉措,又堅持圍繞市場主體實施宏觀政策,實行精準調控,提高效率,不透支未來。截至6月6日,已有十多個省份因地制宜的對政策作出實化細化,相繼出臺實施方案、配套政策,旨在盡快推動穩經濟一籃子政策精準發力、惠及于民。
2022年至今,我國部分經濟城市遭遇新冠疫情沖擊遠超預期,加之國內外嚴峻性、不穩定性增加,國內經濟面臨嚴峻挑戰。在黨中央及相關部門高度統籌疫情防控下,疫情的蔓延已逐漸遏制,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成為目前的工作重心。
周德文作為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約研究員、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特邀副會長、上海中和正道集團主席,已經研究中國民營經濟數十年,對“穩住經濟大盤”也有自己的一番見解。
周德文介紹說,“目前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已出臺,如何有效發揮政策促進和支持作用將顯得更加重要而緊迫。”周德文表示:穩經濟就是救經濟,救經濟也是為保民生。經濟穩增長的重心還是在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保住市場主體就是保住經濟基本盤,而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細胞,是最重要的市場主體,全力打通市場主體難點勢在必行。今年可以說是“債務危機較高的一年”,受國內外不穩定因素影響,許多企業出現資產負債率高、流動資金萎縮的現象,連續不斷的有企業違約的新聞被曝光,加之通貨膨脹的影響,企業的“債務危機”逐漸惡化為“生存危機”,為此各地相繼出臺政府性融資擔保、政府采購、社保費緩繳、援企穩崗等相關政策,合理減少企業經營成本、加大財政金融信貸支持旨在為企業“輸血”紓困。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企業恢復緩沖的時間,但是企業的“流血大于輸血”的根本問題卻得不到解決和改善。
“中和正道集團在盤活存量企業,幫助企業轉型升級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是解決民營企業的難題的中堅力量。”周德文說,“中和正道根據多年的實操經驗,從危機發生的根本原因出發為困難企業量身定制頂層重組戰略,從債務、資產、經營模式、股權結構、工商關系等多方面切入,控制企業各類風險,優化資產結構,同時挖掘現有資源,保護業務正常經營,降低負債規模,最終企業實現債權人、企業家、投資人及社會多方共贏的成效。同時,中和正道秉承著以幫扶企業為核心的理念,中和正道與眾多行業投資者、民間投資者及資本投資機構緊密合作,針對重組后的、資金短缺的優秀企業,為其提供定制化的主營業務托管、流動資金投資服務,幫助企業轉型升級,實現戰略、價值最大化的協同發展。”
周德文介紹,要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做自己人,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創造一個比較寬松的有利于包容性發展的政策環境和營商環境。雖然保市場主體是穩經濟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仍需要多措并舉,共同發力。首先要激投資、促消費。一方面,基建作為今年主要的穩增長抓手,后期將繼續發力,對經濟形成支撐。另一方面,提升消費意愿,釋放消費能力。近期多地發放消費券提振當地線下消費能力,大多涵蓋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線下商超、餐飲、文娛、旅游等。若能與低收入的群體的幫扶能夠結合,就可以拉動社會消費的同時促進共同富裕。其次要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產業鏈供應鏈是工業經濟的筋骨和血脈,兩者環環相扣,鏈條上缺少任何一環都可能導致生產受阻,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當前疫情使國內的供應鏈受到大的沖擊,出現了短期的產品短缺,影響供應鏈恢復的進程,加劇了通脹壓力,所以如何搞好抗疫情和保生產之間保工業之間的統籌協調成為重點,所以暢通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產業鏈大循環,不僅是提振經濟的重要之舉,也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有效應對風險挑戰、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關鍵。最后是穩崗擴崗,保障民生底線。針對性幫扶就業及收入受影響的群眾,加大政策支持,例如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加大低保等救助力度等。
“目前,中國經濟能夠相對保持穩定,與中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相關政策密不可分,與中國夯實的經濟基礎密不可分?!敝艿挛谋硎?#xff1a;我對中國經濟的恢復與發展一直保持樂觀的看法。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對中國經濟帶來短期的挑戰,但中國經濟已經具備戰勝風險和挑戰的良好條件,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相信經歷此次疫情后,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將變得更加健康。
(中國企業報財經長三角:方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