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國兩會正在北京舉行。《中國企業報》記者了解到,全國人大代表、鹽城市副市長王連春提交的議案,聚焦于助力打造“江蘇沿海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在王連春看來,鹽城具有打造江蘇沿海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的獨特條件。
一是綠色能源資源稟賦優越。預計到2025年,江蘇沿海風電裝機可達2800萬千瓦以上;江蘇年太陽輻射總量1400-1600千瓦時/平方米,年平均光照時間2280小時,年發電利用小時數1200小時。
二是產業發展基礎動能強勁。目前,江蘇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4442.7萬千瓦,占全省發電裝機量的28.81%,其中,鹽城海上風電裝機容量554萬千瓦,是名副其實的“海上風電第一城”;已形成資源開發、裝備制造、科創研發、配套運維等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三是當前鹽城正處于多重重大戰略疊加期,機不可失。江蘇沿海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長三角東部重要的戰略支點,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和江蘇沿海發展等戰略機遇疊加,為打造江蘇沿海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提供戰略支撐。
王連春代表指出,除條件獨特外,還具有多重重大意義。首先,江蘇沿海作為全國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區域,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產和消費中的比重,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其次,江蘇鹽城已連續四年舉辦中國新能源峰會和首屆中歐海上風電合作與技術創新論壇,搭建能源國際交流平臺,對推動全球加快實現綠色能源轉型,具有重要意義。最后,還能促進全國能源替代內循環和國際能源分工協作外循環,為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提供新能源樣板。
條件和意義都具備了,具體要怎么做?王連春提出了三條建議:一是推動搭建更高水平的國際合作平臺。建議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部委大力支持江蘇高規格、高水平舉辦中國新能源高峰論壇,將論壇列為國家可再生能源領域標志性峰會,推動形成國家層面主辦、江蘇和國家相關單位承辦的辦會機制。
二是推動建立更具完備的產業生態體系。支持江蘇沿海城市率先實施深遠海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大基地示范項目建設,推動風電裝備制造創新升級和產業規模壯大,推動在技術創新突破、施工難點探索等領域為國家提供試點經驗。
三是推動形成更加多元的創新示范樣本。建議大力支持江蘇沿海建設國家級海上風電檢測中心,支持江蘇重點實施海上能源島、海洋牧場、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等一批創新示范項目。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