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仍然存在“三大差距”——城鄉差距、區域差距和收入差距。縮小這“三大差距”是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
一、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鄉村振興包括五個方面的振興,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最終要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大量政策支持,未來幾年,政策要向農村傾斜。
完善財政支出政策,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全國一般公共預算在農村地區的支出,將土地出讓收益的一半投向農村。土地出讓收益是地方財政的重要來源,以前土地出讓收益大多用于城市建設,今后將著重用于加快農村發展。
更多財政資金投向農村后,要大力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比如,道路。雖然這些年農村道路得以改善,但有些質量較差,要進一步通路、擴路、修建機耕道,為未來開展規模化、機械化生產奠定基礎。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大幅降低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的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生活質量。
推動農村地區優化產業結構。比如,發展鄉村旅游。這也是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一種方式。通過發展鄉村旅游、觀光農業等農旅結合產業,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渠道,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讓更多人不僅可以留在農村,還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大力建設流通設施。加快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推進鮮活農產品低溫處理和產后減損。通過建設冷鏈物流設施,有效增加農產品的銷售半徑,大幅提高農產品的價值。
財政主要支持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產業發展不能完全依賴財政,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動產品創新,讓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資本更好對接農村資金需求。貸款難,是農村長期以來面臨的問題。因為中國的土地制度與其他國家不同,其他國家采用私有制,我國土地屬于國家或集體所有。所以無法將土地作為貸款的抵押品。我們需要在價值鏈中創造金融信貸機會。因全球氣候變暖,需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在綠色金融和碳交易中是否存在農業發展的空間。創新服務方式,基于農村分布較為分散的特點,可在農村發展互聯網金融,以此降低金融服務成本。這些可以創新的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和金融部門通力合作,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提供堅實的土地支持政策。任何建設都需要大量土地,很長時間以來建設用地主要用來支持城市的發展,現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也需要出臺更多利于農村發展的土地政策。在農村,有很多處于荒廢狀態的宅基地,可以尋求合適的方式以合理的價格入市交易。未來需要推出合適的政策,推動農村建設用地發展。
除上述政策支持以外,農村產業發展還需要依靠市場主體發揮作用。現在農村鼓勵新型經營主體,比如家庭農場、合作社,以及其他龍頭企業等。一方面我們要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在農村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們要引進第二第三產業的市場主體,提供其在農村創業的條件。但同時,也要注意支持能人大戶的方式,不能因政策支持人為地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能只是簡單地將大量資源堆積到能人大戶身上,應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使低收入群體也能享受到政策支持帶來的成果。第一,直接生產帶動。企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通過不同的發展模式讓農民加入生產發展鏈條中,增加其發展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低收入群體發展動力,增加產業發展收入。第二,提供就業崗位。產業發展起來后,用工需求就會增加,從而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工資性收入。未來農村里的多數人會與城市一樣,以就業來獲得收入。為低收入群體提供穩定就業崗位,有助于加快低收入群體的發展進度。這也是脫貧攻堅期間產生的機制,讓能人大戶帶動低收入群體更快發展。第三,資產收益帶動。企業可以通過讓農戶以土地、房產、資金等方式入股,增加農戶的資產收益。在產業發展、農村收入總體增加的過程中,我們要提前考慮到如何讓更多人共享到增長的財富。
發展農村社會組織。以養老為例,現在農村老年人很多,農村養老問題越發緊迫,如何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使其也能共享到發展成果,是我們當下需要考慮的問題。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老人的意愿也不同,所以不能只采用一種養老方式。對于“五保戶”的老人來說,集中養老可能是最優選擇。但對于普通家庭的老人來說,居家養老或許更為合適。居家養老的成本更低,住房和生活設施都不需要額外支出,但同時也面臨很多實際困難,比如高齡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無法自己解決基本生活需求。未來需要考慮“居家養老+社會服務”的模式,讓老人既能在家里養老,又能得到較好照料。政府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在村里建立社會服務機構。由家庭、社會服務組織、政府三方合作,共同解決農村養老問題。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以前制定發展規劃時,城市只負責城市,鄉村只負責鄉村,未來城市和鄉村要同步考慮。比如供水,以前城市的自來水都是統一處理的,而農村則是自己解決供水,未來則要一體規劃。交通、教育、醫療等都是未來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推進社會保障一體化建設。未來要加快全國低保城鄉一體化進程,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以推動縮小城鄉差距。
二、逐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完善區域性開發相關政策,加快欠發達地區的發展速度。重點是支持欠發達地區的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實施。比如西部大開發戰略以及對貧困地區長期以來的扶貧政策。現在鄉村振興主要的難點在中西部的農村地區,未來我們要重點支持中西部的農村地區。2021年我國確定了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未來我國還會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縣。
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區資源優勢,發展具有當地特色的產業,避免同質化競爭。脫貧攻堅時就特別強調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比如西部地區很多地方沒有平整的土地,很難發展大規模的農業生產,且無法與平原地區競爭,這時候就要發展特色產業,讓每一畝土地創造更高的價值。
在交通、水利、電力、信息、網絡、金融等方面加大投入,補足中西部地區的短板,為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發展特色產業需要引入能人大戶,只有把這些都改善以后,生產成本才會降低,效率才會提高,才能增加中西部地區對市場主體的吸引力。
合理安排西部地區未來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不是只有看得見的產品才是產品,碳交易也是今后重要的創收方式,西部地區恰恰在這一方面有足夠的優勢。比如,利用新能源節省碳排放,通過生態補償機制和發展碳交易市場創收。
借鑒易地扶貧搬遷的經驗,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脫貧攻堅期間,五年內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達到1000萬人。總體來說,成果相當突出。未來,西部地區發展城鎮化,可以借鑒易地搬遷的經驗。
三、逐步縮小收入差距
構建針對弱勢群體精準施策的幫扶措施。農村弱勢群體主要包括老年人、殘疾人、大病患者、兒童和城鎮中工作不穩定的流動人口。針對老年人,重點探索“居家養老+社會服務”的模式,比如有些農村開設愛心食堂,方便那些做飯有困難的老人,今后也可針對距離較遠的老人拓展送飯上門的服務。針對失能、半失能老人,采取綜合照料的模式,形成政府支持一部分、家庭負擔一部分的機制。前段時間,有些地方已經開始試行針對失能與半失能老人的長期護理險。
完善農村醫療保障體系。雖然大部分農村設立了衛生室,但大多質量不高。未來要進一步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質量,一方面培養更多合格的醫生到農村去,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技術,采用遠程醫療的方式,方便城里的醫院服務農村。教育也存在類似的情況,在進一步提高農村學校教育質量的同時,也要進一步探索遠程教育的方式,通過同步課堂讓城里優秀的老師能同步教導農村學生。
實施發展型低收入群體救助政策。針對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和老年人,盡可能多地為其創造就業機會。比如,脫貧攻堅期間,通過建立扶貧車間,將就業崗位放在農村,增加了農村的就業機會,并通過一些機制,讓企業優先聘用這些弱勢群體。針對不同群體需采用不同方式,有一定勞動能力的低收入群體,就要考慮如何幫助其充分發揮能力。除建立扶貧車間以外,我們還創造了很多方式,如扶貧工廠、扶貧微工廠等,把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放到農村,把就業機會優先提供給這些有一定勞動能力的低收入群體,讓他們有收入。在扶貧車間里面干活的有80多歲的老人,因為按件結算,既可以在車間干活,也可以拿回家干活,工作時間較為靈活,雖然一天掙得并不多,但是老人家也愿意。針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群體,通過不斷調整低保政策,使其也能夠提升生活質量。但是不能只有收入,還需持續提供社會服務,要為其將來長久考慮。所以,要針對不同弱勢群體出臺不同的針對性的政策,使弱勢群體也能發展得更快更好。
促進共同富裕一定要關注重點群體:城市和農村比,重點關注農村;東中西部相比,重點關注西部及部分中部地區;人與人之間相比,重點關注低收入群體。只有讓這些重點群體發展得更快更好,才能夠實現共同富裕。所以,各級政府在制定政策時,一定要格外關注重點群體,促進我國實現以共同富裕為基礎的全面現代化。
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機制。我們要充分利用三次分配機制,使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生活質量得到更快地改善和提高。初次分配要發揮好政府社會管理的職能,注重保護相對收入較低的群體的合法權益。初次分配主要依靠市場機制,但在低收入群體合法權益受到破壞時政府就要行使好監管職能,保護低收入群體的合法權益。
完善個人所得稅和社保繳費,降低低收入人口的稅收和社保負擔。二次分配主要依靠政府調節,要建立完善的稅收體系,降低低收入群體的稅收負擔。這方面我們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分配機制的設計,可以參考日本的做法。日本醫保的繳納費用依據收入水平,按比例繳納,也就是說,收入越高繳納的費用就越高,但享受到的醫療服務則沒有太大差別。
健全養老保險制度,提高養老保險標準,避免老年人口因收入較低導致的生活困難。現在農村的養老保險金太低了,有的地方一個月只有100元,所以需要提高農村養老保險的標準,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質量。
規范低保、“五保”和其他社會救助標準,提高轉移支付在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低保和其他救助在農村執行時應該更加精準,有時候覆蓋面太寬,因為有些家庭的條件并不是很差。低保的基本原則應該是家庭的總收入低到一定程度,才能享受低保。
鼓勵和發展慈善公益事業,完善三次分配機制。一個國家越發達,三次分配也就越重要,三次分配主要依靠慈善組織發揮作用。我們要鼓勵企業和個人參與到慈善公益事業中去,同時政府也要加強對慈善事業的監管。慈善事業發展得好,監管到位,有助于縮小差距。
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縮小“三大差距”,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希望到2050年時農村和城市之間沒有根本性生活質量的差距,東中西部差距大幅縮小,人與人之間的收入差距也大幅度縮小。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二級教授汪三貴《推進鄉村振興 促進共同富裕》講稿摘編整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