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0月30日電(記者楊馳)規劃縱橫整齊的稻田里,成熟的稻穗迎風伸展,水田中一只只肥碩的小龍蝦正在茁壯生長……在廣西桂平市,幾乎處處都能看到這樣稻蝦共養的豐收景象。
作為全國產糧大縣,桂平市的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一直穩居廣西首位。近年來,當地在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同時,因地制宜大力推廣“稻田+”綜合種養模式,不斷提升農田產值、助農增收。目前,在全市已建成的67.59萬畝高標準農田中,4.67萬畝實現了“稻田+小龍蝦”種養,為特色產業提質增效。
“你看這小龍蝦多大,一只就有一兩多。”廣西桂平維軍生態農業投資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薛維健撈起一只田里的小龍蝦介紹,桂平良好的光熱條件適宜水稻和小龍蝦生長。公司3000畝的稻蝦田,不僅能畝產1400斤水稻,還能產蝦460斤,一年畝均產值超過1.3萬元。
借助優良的水質加上水稻遮陰降溫的效果,桂平市探索出稻蝦“平養模式”。一年兩季稻、年產三批蝦,高標準農田建設讓桂平的種糧戶實現了“一地雙業、一水雙用、一田雙收”。
廣西桂平市南木鎮朱鳳村的稻蝦種養田。新華社記者楊馳 攝
在龍頭企業的帶領下,南木鎮朱鳳村村民梁海也加入稻蝦種養的行列。“以前種糧效益不高,現在搞了稻蝦種養,收入一下就上來了,大家都搶著包地種糧。”梁海去年承包了13畝水田,嘗到甜頭的他,今年又承包了50畝地繼續擴大稻蝦種養。
通過“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的合作模式,桂平市已建成稻蝦產業基地189個、稻蝦田5.66萬畝,引進和培育稻蝦綜合種養企業超90家。當地還組織專家建立技術支持團隊,對稻蝦產業經營者開展技術培訓,已累計培訓14期900多人次。
秋收時節,廣西水產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唐章生又帶著博士團隊來到桂平為稻蝦種養戶進行技術指導。2017年以來,幾乎每個月唐章生都要來桂平看看他的“蝦寶寶”。他創新探索的排水曬田催熟蝦性腺的成果在桂平廣泛推廣,讓小龍蝦可實現從9月至次年4月錯季上市,進一步提升種養效益。“利用獨特的氣候條件,再加上科技的助力,6年的時間已讓畝均‘百斤蝦、千斤稻、萬元田’目標在桂平成為現實。”唐章生說。
以稻蝦種養為基點,桂平市進一步延長稻蝦產業鏈,不斷發展水產品冷凍、保鮮、加工等產業,打造綠色、有機的水產品和稻米品牌。在廣西紅富貴富硒蝦稻生態農業產業園內,一包包富硒蝦稻米和小龍蝦預制菜正“走下”生產線。公司負責人曾真告訴記者,桂平本地小龍蝦的預制菜在電商平臺上深受消費者喜愛。
在廣西紅富貴富硒蝦稻生態農業產業園,技術人員正在培育種蝦。(曹覺蓓 攝)
目前,桂平已注冊“桂平富硒龍蝦”“桂平富硒稻米”“北歸谷蝦”等多個品牌,3家企業獲國家級富硒農產品認證。據測算,今年全市稻蝦綜合種養產業產值將達8.2億元,年產小龍蝦9200噸。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