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從一個“生產者主權”的經濟,到達了一個“消費者主權”經濟。企業不再是生產什么就能銷售什么,而是需要通過市場去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再根據消費者需求來生產產品和服務,從而達到通過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的目標。消費已成為經濟增長最基本的動力。
經濟越發達,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越大
從總需求角度來講,拉動GDP的“三駕馬車”分別是投資、消費和凈出口。政府的宏觀調控對拉動GDP增長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三駕馬車”中,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最終目標和根本目的。GDP的增長是為了讓人民有更多的收入,人民收入的增長是為了能夠更多地消費,改善生活質量,從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樣,投資和出口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收入,最終都是為了消費。投資是要生產商品和服務,最終也是為了滿足消費需求;出口的一個目標是創造就業機會,從而創造收入,使我們有更多的錢能夠消費。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出口收取外匯。
雖然投資、消費和凈出口對經濟增長都有拉動的作用,但在當代經濟中,消費尤為重要,是經濟增長的基本動力。工業革命之前,農耕社會的經濟并不發達,且物質短缺,所以需要不斷提高生產力來生產足夠的物質,滿足人們生存的需求。因此,在經濟不發達的階段,投資對經濟的拉動是主要的。但工業革命以后,尤其是當一個國家達到了中等收入以后,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如何滿足人們生存的需求,消費也不僅僅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這種情況下,投資和生產主要是圍繞消費進行的,只有滿足消費的投資才是有效的。當一個國家達到了一定的發展階段,經濟的增長主要靠消費拉動。
促進消費,要保證“未富人群”就業和收入
現階段促進消費應該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來進行。當前,我們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具有極大的基本消費需求和未來消費潛力。雖然促進消費從表面看只是消費問題,但實際上還是收入問題和就業問題。我們要促進這部分人群的消費,就要首先保證他們的收入,尤其是可支配收入。
促進消費,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
對于中等以上收入的人群來說,促進這部分人群消費要通過市場機制來了解他們的消費需求。當收入達到一定程度之后,人們的消費需求會發生質的變化。消費已經不再只是滿足生存的需要,更多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滿足自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促進消費,要發展能滿足人們需求的生產
促進消費不僅是需求方的問題,還有供給方的問題。生產者必須提供人們愿意消費的產品。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充分和公平競爭的市場體系。這個市場的營商環境要好,企業能夠通過市場發現大家需要什么樣的產品。同時,通過利潤的動力和競爭的壓力,還可以讓企業積極地關注市場,不斷改進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此外,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對促進消費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打破地方保護,使得好的產品能夠惠及全國。
另外,要想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還需要推動供給側的改革和發展,尤其是在服務業方面。當前,隨著收入的提高和物質生活的滿足,人們更多地會在服務業方面消費,比如,醫療、健康、教育、文化、藝術、體育等方面。
醫療、文化、教育、品牌產品是我國未來消費潛力
對于我國未來消費的需求和潛力,醫療健康、文化藝術、優質教育,以及品牌產品的消費這四個方面都非常重要。
在醫療健康方面,當人們的物質生活達到一定程度以后,最終希望的是健康。除了就診和醫藥外,醫療健康還包括體檢、陪診、保健、醫療器械等。
文化藝術和優質教育也是將來非常重要的消費領域。目前,中國的文化產業占GDP的比重也與日本、韓國等有一定差距。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質生活滿足了,這時人們對非物質生活的需求就會增加。在教育方面,名牌大學、一流大學還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職業教育、職業培訓、繼續教育等也是未來滿足人們不斷自我提升需求的消費。
品牌產品的消費。當前,人們對消費的概念已經進一步發生了變化,他們需要的是高質量、高科技的品牌產品,包括很多價格很高的奢侈品。此時人們的消費不是物理需求,不是物美價廉,而是為了美,為了顯示自己的特殊性。
在新發展階段,消費引導投資和生產,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基本動力。建立統一大市場可以打破地方保護,消除市場分隔,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使得真正好的產品能夠惠及全國,這也是促進消費的重要措施。
(主講:北京大學原副校長、北大匯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根據《經濟之策:大內需 新消費——統一大市場,消費新變局》講稿摘編整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