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如期實現,重大戰略任務和165項重大工程項目全面落地見效,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躍上新的大臺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
一、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5.8%,其中前4年年均增長6.7%。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增長2.3%,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蔓延、實現正增長,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占全球比重達到14.7%,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穩步邁向高收入國家行列。
如圖顯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增長總體保持平穩,年均增長6.7%。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經濟在一季度出現了負增長,但從二季度開始,經濟增長迅速回升。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速18.3%,二季度同比增速7.9%,上半年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2.7%,經濟運行趨向常態化。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7.7:37.8:54.5,最終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55%左右,服務業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均達到60%左右,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從產業結構優化看,農業、工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持續下滑,2020年分別達到7.7%、37.8%。服務業迅速崛起,2020年達到54.5%。“十三五”時期,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年均接近60%,而工業持續下降,但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下,受出口帶動,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小幅上漲。總體來說,服務業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
從需求側看,2007年,我國商品和服務凈出口占GDP比重最高,達到8.7%。而在“十三五”時期已經回落到2%左右,2018年最低達到0.8%,基本實現內外均衡。從國內需求看,消費占GDP比重持續提升,投資占比平穩回落。總體上看,“十三五”時期,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
如圖所示, “十三五”時期,最終消費占比持續上升,雖然2020年出現短時反彈,消費走低,投資、出口上升,但2021年已有所恢復。可見,消費對經濟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是主要動力。
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快。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10.3%、8.4%、9.5%,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設備聯網率分別達到49.9%、52.1%、43.5%。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高達20.7%。
科技創新成果豐碩。“十三五”時期,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5.8件,研發人員總量和國際專利申請量均居世界首位,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穩居世界第二,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4%,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全球創新指數排名躍升至第14位。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測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日益凸現。
2020年,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要素投入,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這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表現。R&D經費支出占比穩步提升。2020年,R&D經費支出24426億人民幣,占GDP比重達到2.4%,研發投入強度超過OECD國家平均水平。“十四五”時期,我們還會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經濟增長更多依靠科技進步。
網絡經濟蓬勃發展。“寬帶中國”建設加快推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4G網絡、用戶接近13億,5G終端連接超過2億、基站初步覆蓋地級以上城市,高速光纖覆蓋所有城市、鄉鎮以及98%以上的行政村,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分別達到96%、108%。數字經濟規模大幅提升,電子商務交易額、網上零售額年均增速分別達到11.3%、21.9%,各類網絡經濟、平臺經濟快速發展。網絡空間綜合治理顯著增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
二、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
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現行標準下,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消除了困擾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減貧目標,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2021年,我國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
貧困群眾生活質量顯著改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2982元增加到10740元,年均增幅29.2%。貧困群眾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異地扶貧搬遷使960多萬人搬入新家園。
脫貧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觀。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路,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得到全面解決,農網供電可靠率達99%,貧困村通光纖和4G比例超過98%。貧困地區特色產業不斷壯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電商扶貧、光伏扶貧、旅游扶貧等較快發展。
三、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顯著
生態環境保護取得階段性勝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排放總量減少目標超額完成,“大氣十條”和藍天保衛戰目標全面實現。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提高到83.4%,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消除比例超過96%。凈土保衛戰扎實推進,森林覆蓋率超過23%,草原荒漠化、沙化、石漠化初步遏制,海洋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鞏固。
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3.2%,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9%,消費增量60%以上由清潔能源供應,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18.8%。節水型社會全面推進,萬元GDP用水量累計下降25%。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源頭嚴防、過程嚴管、損害賠償、后果嚴懲等生態文明基礎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加強,環保督察強化。
四、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
區域重大戰略扎實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出堅實步伐,長江經濟帶發展在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方面成效顯著,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框架初步形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局面正在形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開局起步。
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加快構建。持續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采取新舉措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進展,健全政策體系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強化創新引領推動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等特殊類型地區的扶持力度加大。
新型城鎮化戰略縱深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步伐加快,1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目標順利實現,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9%,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4%。城鎮化空間格局持續優化,城市群一體化水平不斷提高,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步伐加快,縣城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穩步推進,特色小鎮有序發展,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成效顯著。
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鄉村產業鏈不斷延伸融合發展。農業綠色發展扎實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公共服務供給提標擴面,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快建立。
五、民生福祉不斷增進
居民生活品質顯著提升。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189元,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如期實現,中等收入人群超過4億,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15年的2.73:1降至2.56: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居民消費層次持續提升,每百戶汽車擁有量達37.1輛。居住條件不斷改善,“十三五”時期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超過2300萬套,有力改善了中低收入居民住房條件。
如圖所示,除2020年受疫情影響走勢出現短時變化外,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保持6%以上,人均消費也隨之保持平穩增長。
多層次公共服務體系覆蓋全民。“十三五”時期,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累計超過6500萬,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和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幫扶力度加大。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分別達91%和95%。義務教育保障目標基本實現,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醫療衛生事業蓬勃發展,人均預期壽命如期實現規劃目標。
2020年受疫情影響,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186萬人。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2021年上半年達到698萬人,超過年度預期目標1100萬人是沒有問題的。從城鎮調查失業率看,“十三五”時期基本控制在5.5%以內,實現預期目標。
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中國夢引領凝聚作用進一步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0%。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覆蓋城鄉、惠及全民。國家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日益彰顯。
六、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
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產權保護法治體系初步建立,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持續深化,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加快構建,利率市場化改革成效顯著,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基本完善。國資國企改革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顯著,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實施,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大幅提升。財稅改革取得新進展,金融風險處置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全方位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外商投資法出臺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全面實行,準入限制措施大幅縮減。自貿試驗區達21個,海南自貿港建設蓬勃展開,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關稅總水平降至7.5%。
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20國集團杭州峰會等主場外交活動成功舉辦。積極支持和參與世貿組織改革。《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成功簽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等談判積極推進。人民幣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持續加強。
七、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是“十三五”規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最大變量。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嚴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作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
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盯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堵漏洞,有力有序推動“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圓滿收官,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新的一大步,為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總的來看,“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勝利完成,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