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雄安新區召開加強作風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動員部署大會,提出要“加強作風建設、打造‘雄安服務’品牌、優化營商環境是推進新區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要按照‘打響一個品牌、營造兩個環境、增強三個能力、做實四個保障’的‘1234’工作思路,全力以赴抓好工作落實”。打響“雄安服務”品牌,雄安新區需不斷提高政務服務的能力水平,為加快新區創新發展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一、優化營商環境、打造“雄安服務”品牌,是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
設立雄安新區,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和河北省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雄安新區既要全力承接北京創新資源轉移,又要積極吸納國內外其他地區的創新要素資源,培植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創新要素對區域經濟的帶動力強,對營商環境的要求高,因此雄安新區應在全力疏通創新要素流通渠道的基礎上,聚焦重點,靶向發力,堅持“內培”和“外引”并舉,推動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更好結合,對內聚力培育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對外強力吸納國內外創新資源,打造國內外一流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營商環境,創建“雄安服務”品牌。
以既有問題為導向,優化營商環境、創造“雄安服務”品牌,是雄安新區破解發展瓶頸、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一方面,優化營商環境是雄安新區構筑開放型經濟高地、打造高質量發展全國樣板的重要支撐。雄安新區要建設成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開放發展先行區,應標本兼治、多措并舉,全面打造形象優質、功能完善、配套齊全的營商硬環境和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軟環境。通過“軟硬兼施”優化營商環境,將雄安新區打造成為強大“引力場”,加速承接符合新區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吸納國內外創新型平臺、資本、人才等優質要素資源在新區集聚,賦能產業轉型和城市發展。另一方面,創造“雄安服務”品牌是雄安新區構建創新發展新引擎的必然要求。雄安新區要建設成為現代化新型首都圈“一核兩翼”格局中的重要一翼,必須在國家戰略和時代使命的引領下創造“雄安服務”品牌,提升雄安新區對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高端環節的整合能力,增強對國內外優質創新資源的吸引力和優化配置能力。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打響一個品牌(“雄安服務”品牌),營造兩個環境(形象優質、功能完善、配套齊全的營商硬環境和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軟環境),是加快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創造“雄安質量”的有力抓手,是實現“五新”目標的關鍵環節,也是服務國家戰略、踐行時代使命的重要舉措。
二、昆山經驗:“內培”和“外引”的他山之石
江蘇昆山先天的產業基礎與雄安新區三縣較為相似,通過積極實施外向帶動戰略,推行“搭臺內聯,筑巢外引”的招商引資舉措,植入外部產業鏈,推動產業結構向高端化跨越式攀升,跑出產業轉型“加速度”。鑒于雄安新區與昆山在產業發展初期的共性特征,昆山的做法對于雄安新區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昆山的地方政府在產業發展初期就具有戰略前瞻性和主動意識,秉承“先規劃后招商”“鍛長補短”的理念,以優化營商環境、招引重點企業、補齊產業鏈三個方面為著力點,為企業植入和成長塑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具體做法主要有:(1)高度重視企業需求,出臺精準有力的招商引資政策,給予入駐企業必要的福利和優惠性政策;(2)瞄準龍頭型企業,在此基礎上逐行業梳理產業鏈條,補齊缺位項目,確保產業鏈條的完整性;(3)深耕地方特色,明晰產業發展方向,打造“以主導產業為核心、輔以關聯性產業”的多層次產業集群,提升特色產業的集聚度;(4)在產業發展各環節依次搭建公共平臺,如招商引資平臺、科技創新平臺、公共服務平臺等,吸引發展要素的集聚。通過全力優化營商環境,打造以精準、高效、貼心、創新為內涵的“昆山服務”金字招牌,昆山以“內培”帶動“外引”,推動了招商引資的“精準”和“高效”,用優質項目和高質量服務引領新一輪增長。
從雄安新區的產業基礎和產業發展定位來看,當前雄安新區宜以“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為行動綱領,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突破口,主動對接北京的科創型企業或機構,積極吸納國內外創新資源,開展鏈條式、集群式招商,有效推動雄安新區的投資格局“內轉外”、產業布局“散轉聚”、經濟能級“低轉高”。
為此,雄安新區應從營商環境和產業鏈條植入兩方面著手,大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和產業生態,創造“雄安服務”品牌優勢。首先,全面優化雄安新區招商引資政策。一方面,保障激勵企業的制度供給,為招商企業和項目提供優質服務和資金保障;另一方面,構建新型政務服務體系,為企業新建與產品孵化提供必要的融資、知識產權保護、項目申報、人才引進、財務與管理等方面的公共服務,高標準建設新區科技服務平臺,統籌開展政務信息化頂層設計,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一鍵直達”。其次,明晰定位,循序漸進式實現精準引資。雄安新區可進一步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作為高端高新產業布局的起點,成立專門的招商引資小組,優先引進擁有關鍵技術和研發能力的企業,構建區域產業技術聯系,為產業集群發展打好基礎。最后,著力構建全鏈條體系,推進產業鏈鏈長制。在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雄安新區宜積極推行“鏈長制”,穩定經濟運行,促進產業鏈上下游融通協同發展。由地方或省市政府領導擔任“鏈長”,以“建鏈”“補鏈”為目標,牽頭制定產業鏈圖譜,安排招商引資工作計劃,統籌負責產業鏈企業發展、項目建設、人才引進、技術創新等重大事項。以“鏈長制”方式在要素保障、市場需求、政策幫扶等領域精準發力,形成穩定、發展、提升的長效機制,在產業鏈引進初期建立起供需配套機制,為產業鏈的進一步延伸厚植發展土壤。
三、整體智治:數字賦能政府治理,優化營商環境
近年來,浙江省堅持數字賦能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統籌推動數字技術應用和制度創新,以場景化的多業務協同應用為抓手,全方位深化政府數字化轉型,打造“整體智治”的現代政府,形成了一批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浙江經驗。在數字治理、智能服務的理念指導下,政府服務方式從“碎片化”轉變為“一體化”,群眾和企業辦事從“找部門”轉變為“找政府”,極大地推動了營商環境優化。杭州市以“數智杭州·宜居天堂”為發展目標,率先以城市大腦推進整體智治體系構建,率先以全域大花園建設打造美麗中國樣本。杭州市下屬的建德市積極探索數字鄉村治理新模式,引入鄉村釘建設數字鄉村平臺,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合作成立了大數據監督實驗室,建成了全省首個鄉村清廉智慧監督平臺,以數字化推動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整體智治的浙江經驗,對于雄安新區打造透明公平高效的營商環境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雄安新區優化營商環境、打造“雄安服務”品牌,可以有效運用以智慧化、系統化、公開化、實時化為特征的數字治理模式和以多元共治、協同高效為內核的整體政府理念。一方面,雄安新區宜以數據比對模型為技術依托,打造“數字化營商環境”新模式,對營商環境相關數據進行全樣本、全周期、全天候、全方位實時監測,構建“線上發布預警、線下跟進核查”的智慧監督預警處置體系,對損害營商環境的各類惡意行為智能預警、精準追蹤、及時處理,倒逼營商環境優化和工作作風改進。另一方面,雄安新區宜通過構建信用監管服務等數字化平臺,整合政府部門、企業、商家、消費者等多方力量,對損害營商環境的行為實施在線反映、在線處理、在線通報,讓市場監管形成閉環,推動政府服務轉型。
為了確保“數字化營商環境”新模式的平穩落地,雄安新區應在“硬件”與“軟件”方面協同發力。一方面,應加快完善“硬件”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是實現數字治理的技術底座,提升網絡服務質量、升級數據傳輸速度、及時更新高品質智能傳感器、保障信息應用始末兩端順暢、搭建集數據匯聚、共享交換、分析處理于一體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既是保障數字治理實效性的關鍵條件,也是營造透明公平高效的營商環境的必要基礎。另一方面,應著力提升“軟件”架構實力。編制全域數字治理發展規劃,強化大數據應用型人才隊伍建設,成立“數字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推動線上線下各項市場監管服務工作運行。與此同時,針對線上核查出損害營商環境的共性問題,及時進行專題研究,給予機制性考慮,實現“線上查缺補漏、線下健全制度”,讓市場監管工作后續可溯。(作者:石敏俊,浙江大學雄安發展中心主任、浙江大學文科領軍人才;王琛,浙江大學雄安發展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林思佳,浙江大學雄安發展中心智庫助理研究員)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