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雙高計劃”建設紀實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學生進行技能考核。 本報記者 陳欣然 攝
編者按:歷經5年建設,第一輪“雙高計劃”進入總結收官階段。“雙高計劃”高職院校準確把握中國特色高水平的建設內涵,秉承“業內都認可、地方離不開、國際可交流”建設標準,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區域行業發展和職業教育改革核心問題積極探索,形成了一批可推廣的模式,成為新時期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風向標。從本期起,職教周刊將陸續刊發部分省份“雙高計劃”建設經驗,對過去的5年進行回顧總結。
■本期關注:“雙高計劃”五年間·天津篇
在天津職業大學的“技術創新方法入門”課上,有一個“創新引領創業”的案例令學生們非常自豪,因為它來源于該校解決行業難題的實踐。
2022年,天津職業大學與行業領軍企業聯合共建化工工藝與新材料技術研發中心,瞄準水污染治理行業的共性問題——工業含油污水處理難度大、成本高展開技術攻關,開發出一種將污水轉化成油脂和清水兩種有價值資源的資源化設備,實現了污染零排放。開發的新產品為污水處理行業技術進步提供了重要支撐,已經申請國家專利7項,授權3項并進行轉化,產生經濟效益200萬元。
這一案例是天津市高職院校服務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5年來,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天津以推進國家“雙高計劃”建設為契機,深化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建設,努力打造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領軍者和新高地。全市7所“雙高計劃”高職院校勇立潮頭,先行先試,與區域經濟、行業發展同頻共振。
專業布局調整,支撐區域產業發展
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契合度和適應性,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能和人才支撐,既是天津市“雙高”院校的共識,也化為他們的實際行動。
撤銷商務日語等17個專業,新增新能源汽車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等16個專業,專業調整幅度達28%……天津職業大學5年來在專業布局方面的調整可謂大刀闊斧。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瞄準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天津市“1+3+4”現代工業產業體系,重構七大專業群。實施“增、調、警、退”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實現了專業布局與區域產業的協同發展和精準對接。按照“國家特色—市級重點—校級提升”三個步驟,在專業群建設、課程體系、“雙師型”教師創新團隊、優質教學資源、校內外實訓基地五個維度分層次打造七大專業群;發揮“雙高”專業群頭雁效應,帶動大數據技術、智慧商貿、造型藝術創意設計、智能制造、數字傳播5個市、校級特色專業群建設,建設在線課程1000余門,新能源專業群牽頭建成全國新能源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模具專業群建成中國輕工業精密模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形成了體制機制改革領先、三全育人特色鮮明、人才培養對接高端、技術服務成效顯著的“雙高”專業群建設新格局。
天津交通職業學院緊緊圍繞京津冀地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戰略的需要,將原物流管理、汽車運用技術、軌道交通、機械制造、交通建設和交通服務六大專業群轉型升級為現代物流管理、新能源汽車技術、智能交通裝備、交通服務、交通建設、交通數字經濟等六大專業群,激發專業集群建設新動能。立足服務天津市重點產業鏈智能化升級,新增供應鏈運營、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兩個新專業;依托數字經濟產教聯合體、全國智能供應鏈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新增現代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兩個五年一貫制專業。
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引進德國獨立制表人來校任教,翻譯與吸收德國制表匠“雙元”教學標準和瑞士、德國制表工具書,將學徒制培養目標升級為培養掌握國際標準的高端制表匠,培養對象從“專科層次一個專業”拓展為對接鐘表產業鏈的“專本兩個層次三個專業方向”。
專業布局的調整為高職院校發展帶來空前活力,也為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支撐行業產業更迭輸送了大批基本功扎實、技術技能精湛、了解行業發展的高水平技能人才。
全方位出擊,助力行業產業升級
助力國家及區域經濟發展、服務行業產業升級,是高職院校建設的重要課題。天津市推進“雙高計劃”建設的進程中,各院校積極探索新路徑、不斷突破新難題,寫下一頁又一頁助力產業升級的新篇章。
2021年,全國首個設在高職院校的“國字號”研究中心——“中國輕工業精密模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群依托該中心開展實踐教學和科技服務,為企業解決關鍵技術難題,8個項目攻克企業高端技術難題,2個項目填補國家空白,獲得模具行業最高獎“精模獎”一等獎、三等獎各1項,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3775萬元。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牽頭開發衛生健康技術標準和新職業標準,制定公眾心肺復蘇技術標準和規范,牽頭組織天津市全部26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2400多個家庭醫生團隊開展培訓。建成首個天津市全科臨床技能實訓基地和基層衛生健康培訓與管理平臺,新建天津市全科醫學教育培訓基地34個,5年來培訓80萬人次,是“雙高計劃”前的5倍。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國家首批市域產教聯合體牽頭院校,“揭榜掛帥”承建天津產教融合智慧云平臺。學校打造產教大數據中心、智慧云平臺、應用及服務集群矩陣,為產教融合各方主體搭建信息共享、供需對接、成果轉化、決策治理的信息高速網。
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圍繞天津南港工業區發展規劃,建立系統化人才培養體系和多層次人員培訓考核標準。與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共建安全培訓學院,完成定制化培訓資源和方案25套,京津冀622名職工獲取學歷證書。
天津交通職業學院牽頭成立全國智能供應鏈產教融合共同體和天津市東疆綜合保稅區數字經濟產教聯合體, 攜手中車四方所等大型企業開展現場工程師培養項目;與50余家企業完成72項專利創新,為企業提供63項技術服務,年社會培訓3萬余人次。
各院校充分發揮科技成果轉化“中試車間”作用,堅持服務產業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打造技術服務(協同)中心22個,為767家中小微企業解決生產實際難題,累計到賬技術服務經費1.83億元,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達4.7億元。獲得各類專利授權683項,其中發明專利132項。
圍繞重點領域,推進多類型社會服務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5年來,天津市“雙高”院校圍繞重點領域開展了多類型社會服務,從各方面推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天津職業大學致力于服務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等重大國家戰略,研制《和田職教園區規劃方案》,為新疆和田地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繪制了藍圖;將學校先進的辦學模式整體復制到和田職業技術學院,助其高質量發展;在西部地區建設多個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組團派出教師深入新疆和田、云南紅河等地區開展師資培訓;發揮職教集團和聯盟牽頭單位優勢,積極聯系合作企業接收西部地區學生到津實習就業。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協助市衛健委推進東西部扶貧援甘援藏援疆“村村好”基層健康幫扶工程,按照“編撰一本書、講好一堂課、構建一張網”工作思路,建設培訓資源數百個,惠及42個對口幫扶縣近萬個村衛生室。
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依托“全國綠色石化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開展“三證+實踐技能型”培訓,為企業培訓員工1萬余人次。建立農村社區服務站15家,普及生態文明教育,實施分層化科普培訓1.2萬人次。
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天津交通職業學院與青龍滿族自治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合作建立“天津交通職業學院青龍分校”,指導分校教師建設汽車專業教育教學資源庫、在線精品課程和校企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等項目;以電商實戰為載體,組建跨專業校企聯合專家項目團隊,開展農產品直播助農項目,入選鄉村振興電商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暨村村播工程示范校。
在教育部大力支持和天津市教育部門全面部署下,一幅職業院校服務區域經濟建設、支撐行業產業升級、為全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的壯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