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我國工程建設體制發生了以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投標制、合同制、監理制等為主要特征的根本性變化,經濟利益成為參建各方的主要追求目標,經濟合同成為參建各方的基本制約依據。國能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黨委(以下簡稱:大渡河公司黨委)傳承大渡河紅色基因,以國家重點水電工程瀑布溝水電站、大崗山水電站等水電建設項目為平臺,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大渡河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建立推行大渡河水電工程黨建協作機制,以實施“大黨建”為載體,加強不相隸屬黨組織之間協調溝通,整合工程參建單位黨建資源,促進水電工程高質量建設,推動基層黨組織理論創新、實踐創新、方法創新,探索了一條水電開發企業推進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榮獲的特色之路,強化基層組織政治和服務功能,提升了基層組織力,讓黨旗在大渡河上高高飄揚。
一、背景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提高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渡河是我國五大水電基地之一,干流可開發27級電站,總裝機容量2340萬千瓦。大渡河開發不僅具有戰略性、長期性和艱巨性,而且面臨大型工程建設體制變革的新挑戰、新要求和新使命,不僅需要精良的現代裝備、先進的施工技術、有效的管理手段來支撐,而且需要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企業文化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思想組織保證、文化智力支持和輿論氛圍。
(一)必要性
1.管理的復雜性。在人員、資金、技術都高度密集的大型水電工程建設中,工程管理難度越來越大。由于建設與管理最終要通過人來實現,因此建立黨建協作機制,傳承紅色基因,發揮黨建優勢,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隊伍非常必要。
2.隊伍的多元性。現行大型水電工程建設形成了業主、設計、監理、施工以及地方政府部門的多元關系。主體多元化特征,加大了各合作伙伴之間關系的協調、思想的交流、業務的協作與配合的難度。大型水電工程施工高峰時參建單位達幾十個,協調任務非常繁重。建立黨建協作機制有利于整合和凝聚各參建單位的力量。
3.業主的主導性。業主作為代表國家的水電項目投資者和未來電站的經營者,承擔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責任是長期的、永久的。業主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加強對工程建設的協調和控制,不僅理所當然,而且勢在必行。建立黨建協作機制是發揮業主主導性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水電工程建設的重要手段。
(二)可行性
1.事業提供了平臺。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事業不僅為業主提供了發展空間,也成為各參建單位及建設者自身發展的事業平臺。各參建單位和廣大建設者為了共同的利益和自身的目標,匯聚在一起。這正是建立黨建協作工作機制的現實基礎。
2.上級的大力支持。加快開發大渡河水電資源,是四川省和集團公司的共識,是國家清潔能源發展大計。國家能源集團公司黨組、四川省國資委黨委都非常支持黨建協作機制的建立,明確賦予了公司黨委主導抓參建單位黨組織日常工作的職責,這為黨建協作工作開展創造了條件。
3.參建單位的愿望。建立黨建協作工作機制完全符合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要求,同時由于參建單位隊伍建設的成效直接影響參建單位項目建設的進度、質量、效益和信譽,各參建單位也非常支持,主動融入黨建協作工作,這為建立黨建協作工作提供了可能。
二、做法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對基層黨組織來說,組織力的基本指向就是把黨員組織起來,通過黨組織、黨員把群眾組織起來,夯實黨的執政根基。大渡河公司推進黨建協作先后經歷了重點水電項目瀑布溝和深溪溝電站的探索、大崗山和枕頭壩的推廣、猴子巖和沙坪的深化,以及正在建設的雙江口和金川電站的拓展四個時期,已形成了完整的制度機制和有效實踐,成為了國有企業黨組織圍繞中心任務發揮政治優勢的大膽嘗試。
(一)明確基本內涵
黨建協作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涵義:互聯互通互動、協調協作協同、共建共治共享。一是互聯互通互動是前提。各單位均組建了項目部黨委或黨支部,形成了黨建工作網絡,實現運行互聯、信息互通、交流互動。二是協調協作協同是保障。以業主單位黨組織為主導,把不相隸屬的參建單位黨組織團結起來,吸收、整合、凝聚各參建單位黨建工作資源,圍繞又好又快推進工程建設的整體目標,形成經濟合同之外的強大合力。三是共建共治共享是目標。以發揮黨組織作用為核心,貫徹落實黨中央從嚴管黨治黨要求,協同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發揮黨的組織在推進工程建設中的領導作用,增強群團工作的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
(二)規范工作內容
黨建協作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不動搖,堅持服務工程建設不偏離,重點包括建設大團隊、弘揚大文化、實施大監督、開展大競賽、強化大協作五方面內容。
一是建設大團隊。以黨員先進性純潔性為目標,聯合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用好大渡河流域紅色資源開展革命傳統教育;以服務型黨組織示范點、標桿黨支部、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等活動為基本形式,加強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以“掃黃”“防毒”“禁賭”為重點,建立責任機制、防范機制和應急機制,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確保本單位、施工區域和當地社會穩定;以提高建設者綜合素質為著力點,加強形勢任務教育、安全生產教育和技術業務培訓;以團結協作、共同發展為共識,建立協調、溝通和交流機制,加強參建單位之間的聯系、協作與配合。
二是弘揚大文化。以建優質精品工程為共同的事業目標,以助力美麗中國建設為共同的工作要求,吸收、整合各參建單位企業文化理念和資源,倡導和建設以業主企業文化為主導的、符合具體工程特點的水電工程文化。同時建立水電工程文化的創建模式和機制,加強工程文化的形成和實踐,最終用先進文化統帥參建單位的思想、指導廣大建設者的行動。
三是實施大監督。以打造精品工程、培育優秀干部為主要目標,建立和實施開放性的“聯動廉控”監督體制、機制和制度為根本手段,建立由參建單位黨組織負責人、部門負責人、黨風廉政監督員組成的“聯動廉控”工作平臺,構建以“廉潔教育室、廉潔文化墻、廉潔辦公桌、廉潔宣傳欄”為主要內容的廉潔文化和教育體系,加強經常性的監督檢查,在業主和承包商簽訂承包合同的同時簽訂約束和規范雙方廉潔行為的保廉協議,建立檢企聯手預防和打擊職務犯罪的機制,確保“工程優良、干部優秀”。
四是開展大競賽。加強對各單位工會組織的領導和業務指導,并在政府主管部門和地方工會的領導和指導下,以安全、質量、進度、文明施工、投資等為內容,構建參建各方積極參與的大競賽組織體系,不斷完善競賽內容設置和競賽考核獎勵機制,使勞動競賽融入工程管理,調動了參建單位、廣大建設者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五是強化大協作。以切實維護廣大移民根本利益為目標,加強與地方黨委政府和部門的溝通,不斷建立和完善信息溝通機制、扶貧幫困機制、維護穩定機制、新聞宣傳機制,實現公司與地方黨委政府在促進工程建設上統一思想、形成合力,促使廣大移民充分認識工程建設的重大意義,為工程建設構建和諧穩定的環境。
(三)創新工作機制
建立了協調、交流、表彰等在內的工作機制,做到黨建工作與工程建設業務同布置、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一是每年召開專題會議,交流工作經驗,協調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等工作,研討加強和改進黨建協作工作的措施。二是結合工程業務檢查和考核,進行黨建工作交叉檢查,每月在各電站工程建設協調會上通報工作情況,每季度召開專門協調會議,檢查、溝通和協調有關工作,提出要求。三是在大渡河公司網站、報紙等陣地開辟專題欄目,交流經驗,通報情況,進行研討。
三、成效
在大渡河公司黨委主導下,通過全體參建單位黨組織和黨員的共同努力,大渡河公司水電工程黨建協作機制的推行,促進了大渡河流域水電工程項目的高標準建設、高質量投產。這一做法先后被四川省委組織部、省國資委黨委兩次召開現場會議,向電力、建筑、交通工程建設領域推廣。
(一)實現了黨建理論的新突破
在多元主體和垂直管理的黨組織體系中,水電工程通過黨建協作的研究和實踐,把不相隸屬的黨組織有效整合起來,體現了在深化國企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要求,為多元項目開發經營與黨建工作雙向互動、人才復合培養、文化多元融合、制度有效互補積累了經驗。經過10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大渡河水電工程黨建協作工作機制逐漸成熟,形成了“做實黨建、發揮作用”品牌。
(二)展示了建設團隊的新成效
各單位黨組織通過黨建協作機制,把廣大建設者統領到水電工程建設的壯麗事業中,形成了“敢擔當、講奉獻”的建設團隊。特別是在應對各種突發事件過程中,廣大建設者講政治、顧大局、重團結、守紀律,自覺維護穩定。實踐證明,國有企業不僅是經濟建設的主力軍,而且是維護社會穩定的主力軍。
(三)促進了質量效益的新提升
經過20年的發展,瀑布溝、深溪溝、吉牛、大崗山、枕頭壩一級、猴子巖、沙坪二級7個項目先后實現高質量投產,大渡河公司裝機容量較成立之初增長近10倍,資產總額增長24倍,營業收入增長近13倍,為國家累計上繳稅費超過214億元,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累計完成發電量近4000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4億余噸,減少標煤使用9300萬余噸,實現了流域電站千萬千瓦機組智能自主運行,擔負起四川省網統調水電超過四分之一的電力供應,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四)取得了管理創新的新成果
公司水電開發小業主、大監理、大咨詢、大服務工程管理格局得到確立,安全、質量、造價、進度、環保、移民、送出“七位一體”的工程建設管理體系全面形成。特別是瀑布溝工程建設中創立的移民輪值協調模式、移民工程援建模式、送出工程“盯方”模式、愛心幫扶模式等創新成果,正陸續在我國水電工程建設中推廣。
(五)提升了國企擔當的新形象
積極主動履行央企社會責任,建立了全省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專項愛心幫扶基金會,致力于大渡河流域沿岸教育、衛生等公益事業發展,累計實施愛心幫扶項目231項、捐款1.68億余元,捐建希望學校26家、愛心醫院22所、資助貧困學生2080余名。積極參與“5.12”汶川地震等搶險救災,參與對口扶貧工作,承擔的涼山普格縣、甘孜丹巴縣、樂山峨邊縣3個縣成功實現脫貧摘帽,先后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國務院國資委“抗震救災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雙同”愛心幫扶活動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為中央企業優秀志愿服務項目。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