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深扎進戈壁;枝,高高伸向天空。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柯柯牙,隨處可見高大挺拔的新疆楊,它們如同整齊列陣的衛兵,守護著林網內的禾黍盈盈、林果飄香。
置身林海,讓人很難相信這里就處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西北緣,很難想象30多年前這里還是寸草不生、風沙迷漫的景象。
1986年,阿克蘇地區啟動了柯柯牙荒漠綠化工程。37年來,為了生存、為了發展、為了子孫后代的明天,阿克蘇各族干部群眾如同一棵棵新疆楊,以昂揚的姿態扎根荒漠,接續奮斗,筑起集生態林、經濟林、景觀林于一體的“綠色長城”,創造了荒漠變綠洲、戈壁變果園的綠色奇跡,為荒漠化治理貢獻了柯柯牙模式的智慧與柯柯牙精神的財富。
盛夏時節,《中國綠色時報》記者來到阿克蘇地區,以柯柯牙為起點,循著一片片綠意、一個個故事去破解柯柯牙荒漠化治理模式成功的密碼,為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提供更多可能。
“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能干成”
1986年以前,柯柯牙是溝壑縱橫的亙古荒原,每到春季,柯柯牙黃土高臺的沙土借助風的力量,撲向阿克蘇市區和溫宿縣城。
阿克蘇人關于風沙的記憶刻骨銘心。20世紀80年代,阿克蘇一年有100多天都是沙塵天氣。東風西風交匯于柯柯牙,狂風夾雜著黃沙,一夜之間就能摧毀幾十萬畝農作物。沙塵遮天蔽日,相隔兩三米都認不清人,在屋里白天也得開燈。更緊迫的是,阿克蘇市南部沙漠離城區只有6公里,并以每年5米的速度不斷逼近。
前人不是沒試過引水治沙、植樹造林。據《溫宿縣志》記載,清朝末年,當地貴族想在柯柯牙栽植花木,專門從吐魯番聘請工匠開鑿坎兒井,穿引地下水,耗資甚巨卻幾無成效。民國時期,地方官員也曾嘗試墾荒造林,動用大量人力物力,結果由于干旱缺水也宣告失敗?!澳昴曛矘淠昴昊?#xff0c;年年植樹老地方”,一句順口溜道出了在柯柯牙植樹之難。
一難在水。20世紀80年代,阿克蘇年降水量不到60毫米,但蒸發量卻高達2800毫米。
二難在土。1985年,阿克蘇地區組織技術人員對柯柯牙區域58個土壤剖面的土樣分析顯示,土壤鹽堿量平均值高達5.58%,最高達9.87%,而造林要求土壤鹽堿量不得超過1%。
柯柯牙,維吾爾語意為“青色的崖壁”,可那時的柯柯牙卻是滿眼土黃色,黃土臺地地貌狀況復雜,地勢高低不平,有大小溝壑數百條,最長達800米、最深10多米、最寬30多米。
要改變阿克蘇的生存環境,首先必須種樹阻擋風沙,而且要種的不是幾棵樹,而是百萬畝林。這樣龐大的工程、這樣苛刻的綠化條件,遠遠超出任何個體的改善能力。這件事誰來干、誰能干成?
答案是:只有中國共產黨。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為了根治風沙危害,1985年,阿克蘇地委領導班子帶著功成不必在我、利在千秋萬代的責任和情懷,作出了在柯柯牙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的決定,誓用寬幅林帶擋住千年風沙。
沉積了幾千年的黃土在鹽堿的作用下堅硬如鐵,“坎土曼”(當地一種類似鐵鍬的工具)砸下去直冒火花,有的地方即使用炸藥也只能炸出臉盆大個坑。面對困難,阿克蘇人選擇迎難而上:修渠引水、平整土地、灌水壓堿、改良土壤,用鐵鍬、錘子一點點砸,用十字鎬一點點挖,終于,在百萬植樹大軍的汗水澆灌下,1987年的春天,柯柯牙荒原上出現了一抹亮眼的綠色,樹木成活率達87.3%!
政貴有恒。此后的30多年間,七屆阿克蘇黨政班子接續奮斗,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帶領各族人民群眾,以愚公移山之志、滴水穿石之功開辟了一片片綠洲,創造了經得起實踐檢驗、人民檢驗、歷史檢驗的偉大業績,更鑄就了“自力更生、團結奮斗、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柯柯牙精神。
在柯柯牙紀念館展廳,從1985年至今的5張衛星遙感影像清晰地記錄了柯柯牙從“沒有綠”到“一抹綠”再到“連片綠”的變遷。第一個10年完成人工造林3.3萬畝,第二個10年完成人工造林6.55萬畝,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阿克蘇地委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柯柯牙綠化工程邁上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在持續鞏固先期27萬畝造林成果的基礎上,新增造林93萬畝,累計造林超過120萬畝。
1996年,柯柯牙綠化工程被聯合國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列為“全球500佳境”之一,2001年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2008年,阿克蘇市成為我國西北地區首個國家森林城市。阿克蘇地區先后榮獲全國防沙治沙先進集體、全國綠化先進集體等榮譽。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從塞罕壩林場、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還林、阿克蘇荒漠綠化這些案例來看,只要朝著正確方向,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代接著一代干,生態系統是可以修復的”。
是的,生態系統是可以修復的,而且這件事,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能干成!
“以林養林”讓生態與經濟良性循環
把樹種活只是第一步,保住來之不易的綠色,更是長遠的考驗。
阿克蘇地區林業和草原局中心林管站高級工程師張志軍介紹說:“在很多地方樹只要扎下根,三五年后就可以靠雨水自然生長。但在柯柯牙這樣的干旱區,樹從種下去開始,全程都需要管護,等中央撥款或光靠地方財政資金絕不是長久之計。要讓生態建設的成果延續下去,必須調動民間力量,鼓勵社會參與,并讓建設者享有綠化帶來的經濟收入?!?/p>
柯柯牙逐步探索出“以林養林”模式,結合南疆獨特的光熱資源,在防護林網中套種蘋果、核桃、紅棗等經濟林。政府先期投入開發種植,然后以優惠的政策承包給種植戶管護,經營權歸承包戶所有,政府得綠,百姓得利,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贏。目前,經濟林已占整個柯柯牙綠化工程的86%。
7月,記者走進溫宿縣木本糧油林場(原核桃林場),這里是柯柯牙荒漠綠化工程的一部分,也是著名的紙皮核桃“溫185”的培育地。現在正是核桃硬殼期,綠色的果實已有雞蛋大小,林下幾天前剛澆過水的地皮仍然濕潤,泛黑的土壤結皮上隱約可見一層薄薄的青苔。炎炎夏季,漫步核桃林間,有種沁人心脾的清涼。
“原先這里是幾千畝光禿禿的戈壁灘,沙子夾著石頭,風一刮起來,打到臉上生疼。”林場園林三隊隊長羅汝華回憶說。2000年,依托“三北”防護林工程,林場開始帶領周邊群眾治理戈壁、改良土壤,大面積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核桃是“懶人樹”,不像蘋果那樣需要大量的投入和精細的管護,所以,收益雖然不如蘋果,仍然受到各民族群眾的歡迎?!捌鸪醴N樹確實吃了不少苦,但最終堅持下來的都賺到了錢,”羅汝華說,“核桃林長起來了,風沙小了,環境好了,還能給種植戶帶來每畝3000元左右的純收入?!?/p>
“以林養林”模式不斷豐富完善,發展出經濟林樹種“長”“短”兼種、“林”“農”兼顧等新模式,推動生態更加穩定、效益更加可觀,吸引了更多社會資本投入,還給易地扶貧搬遷的農牧民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為促進民族團結、和諧共富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在阿克蘇冰雪蜜翠園設施農業基地,從天山深處搬遷到帕克勒克村的奇曼古麗·依米提正在大棚里忙著為櫻桃樹拉枝。談起現在的生活,她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過去在山里種地、放羊,生活條件很艱苦?,F在我們夫妻倆在果園務工,一個月合起來有七八千元的穩定收入,家里還有8畝核桃和一些羊,生活很幸福?!?/p>
2016年,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溫宿縣引進成立了阿克蘇冰雪蜜翠園果業有限公司。副經理文鵬舉介紹說,從2020年開始平整土地種植櫻桃,目前基地已建成550座大棚,采取“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一戶農民承包5個大棚的日常管理,以勞動力入股,收獲后除去生產經營成本,與公司對半分紅。今年掛果量約70噸,櫻桃采摘、批發、電商等銷售情況都不錯。預計明年進入盛果期,按一個大棚2噸的產量計算,承包農戶每個大棚能獲得3萬—5萬元的收益。
發展林果業的收益有效平衡了“養林”的支出并有盈余,生態與經濟步入良性循環。至2022年,阿克蘇地區特色林果種植總面積達到450萬畝,果品產量259.64萬噸,總產值182.03億元,林果產量、產值均列新疆第一位;農民人均林果收入5669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6.25%,其中阿克蘇市、溫宿縣等荒漠綠化生態治理工程所在縣市,林果收入已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0%以上。
系統治理續寫人沙和諧新篇章
當年在柯柯牙栽下的樹苗只有1米來高、小指頭粗細,30多年過去了,幼苗長成參天大樹,筑起圍繞阿溫城區的綠色長城。
以柯柯牙荒漠綠化工程為引領示范,自2015年起,阿克蘇地區又相繼規劃實施了阿克蘇河流域、渭干河流域、空臺里克區域“兩河一區”3個百萬畝生態治理工程,關停小散亂企業上千家,構建了以綠洲防護林體系為中心,以水網、路網、林網為通道的生態屏障。
艾西曼區域生態修復和荒漠化治理工程是阿克蘇第五個百萬畝生態治理工程。工程規劃思路由原來單一的植樹造林防風固沙,轉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一體化保護和修復,著力打造集防沙治沙、再生水及農排水規?;?、濕地修復、沙漠旅游、鄉村振興于一體的系統治理示范工程。
“在五個百萬畝生態治理工程實踐中,柯柯牙模式不斷升級。從戰天斗地求生存、擴綠種林謀發展到修復綠洲生態屏障、治理流域生態安全,再到如今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系統治理,阿克蘇人與沙逐漸建立起一種全新的關系——和諧?!睆堉拒娬f。
在阿瓦提縣境內的艾西曼區域,一望無際的流動沙丘上,一條條黑色的滴灌帶勾勒出五線譜般的線條,高高低低、蓬勃生長的沙棗、紅柳、梭梭等樹苗如同跳動的音符,正譜寫新時代的綠色樂章。不遠處的艾西曼湖碧波蕩漾,岸邊蘆葦搖曳生姿,野鴨等水鳥自在游弋。
阿瓦提縣林草局艾西曼區域管護站負責人蔣軍介紹說,這里的灌溉用水重點利用城市中水、農排水,造林成活率達85%。植被蓋度逐年穩定增加,過去難覓蹤跡的塔里木兔、狐貍等野生動物,現在不時能看見它們在濕地旁徘徊覓食。
阿克蘇五個百萬畝生態治理工程總規劃面積564.9萬畝,計劃造林483.3萬畝,目前已完成造林478.04萬畝。阿克蘇地區森林覆蓋率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3.35%提高到9.04%,年降水量從不到60毫米增加到120毫米,每年沙塵天氣從100多天減少到30天左右,濕地面積增加到234.42萬畝,減少水土流失1290萬畝。
如今的阿克蘇“城在林中、水在城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人居環境大為改善,一代又一代建設者的臉上寫滿幸福與自豪。但在柯柯牙,人們仍然保留下一條原始地貌的深溝,提醒后人曾經的柯柯牙是怎樣的面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類要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這是一個滾石上山的過程,稍有放松就會出現反復。阿克蘇地區林業和草原局黨委書記劉寧表示:“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握好手中的接力棒,繼續弘揚柯柯牙精神,勇擔使命、不畏艱辛、久久為功,守護好來之不易的綠洲,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空氣更優良的美麗阿克蘇?!?/p>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