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交往中心城市,是具有輻射世界、服務全球的國際交往功能,在全球發揮突出作用和影響力的城市。國際交往中心城市,突出的是國際交往這一核心功能的樞紐地位,以及城市的國際交往中心特點。與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等不同的在于,國際交往中心城市側重的是城市的對外交往,也就是經濟、文化、社會、信息等方方面面的交流所產生的巨大的流量網絡的中樞或結點。一般來說,國際交往中心城市大多是政治權力中心、國際活動舉辦地、全球流動樞紐、國際組織總部所在地、人力資本和學術界聚集地、信息和文化聚集傳播中心等。
那么,如何衡量一個城市是不是國際交往中心城市?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八個指標特征來判斷。
第一,綜合經濟發展水平高。國際交往中心城市一定是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城市,包括:城市GDP總量、人均GDP位居全球前列;對城市本身、所在地區甚或整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有重大經濟貢獻,如圍繞城市形成的都市圈;提供多種國際金融服務,特別是金融、保險、房地產、銀行、會計和市場方面的服務。
第二,全球性功能機構高度集聚。國際交往中心尤其首都型國際交往中心一般擁有較多的外交機構及友好城市、國際組織等。一是外交機構,如華盛頓、布魯塞爾、北京等城市有很多大使館;二是友好城市,如北京有55個友好城市、布魯塞爾有70個友好城市;三是國際組織,國際交往中心城市一般擁有較多的國際性或區域性組織機構,所以很多國際會議、會展也在該城市舉辦,如日內瓦有28個全球重要國際組織總部,非洲的內羅畢有聯合國非洲總部、人居署、環境署、國際民航組織非洲東部和南部辦事處等組織,雖然內羅畢的經濟體量并不大,但是作為國際組織的聚集場所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國際協調作用。
第三,高頻率、密集化國家交往流量規模,位于全球國際交往網絡節點。國際交往中心城市一定有大量的國際交往的流量支撐。一是配合國家外交來訪和城市友好往來;二是大型國際會議,如近年來在北京的舉辦APEC會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三是出入境人口規模,跨國人員流動性是國際交往中心的重要特征;四是常駐外國人數量,常住外國人數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際交往水平和城市開放程度;五是國際學生數量,包括短期和長期留學生人數。
第四,發達便捷的國際交往硬件設施。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需要基礎設施的支撐:一是大型國際會展設施,如德國法蘭克福具有完善的配套設施,包括客運火車站、專用貨運站、直升機停機場;二是國際交往的重要標識性區域,如紐約曼哈頓、東京新宿、巴黎拉德芳斯、倫敦中央活力區(CAZ)等都形成相對獨立國際交往核心區;三是世界級樞紐航空口岸,國際交往中心一般都具備“一市兩場”和“一市多場”的航空設施,如東京的成田機場、羽田機場,北京的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上海的浦東國際機場、虹橋國際機場,成都的雙流國際機場、天府國際機場;四是國際化的城市標識系統,如重要景點、會議中心、餐館、商場、醫院等的雙語門牌;五是涉外酒店,其規模和檔次也是反映城市接待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標。
第五,基于國際慣例的標準國際交往作用模式。建設國際交往中心城市雖然沒有先例可循,但是一些國際慣例、標準、規則可以為我們的建設提供經驗層面的支持:一是運用全球知識體系語境,按照多邊與雙邊投資貿易協定標準處理各種事務;二是提供更好的國際醫院、國際語言環境、國際人才社區、國際教育等基礎設施服務;三是靈活的國際交往的配套政策,如簽證方面的出入境便利化措施等。
第六,具有國際影響的城市綜合魅力。一是承辦國際重大體育賽事;二是城市國際魅力印象;三是固定的國際性節慶活動;四是文化底蘊。
第七,高品質的城市宜居環境。國際交往中心城市有那么多國際游客、國際會議、國際會展,其宜居環境一定是很好的,所以這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
第八,全球治理及國際交往規則建構引領示范。國際交往中心城市一定是積極參與全球城市治理,在國際交往規則建構方面能夠發揮一定引領示范作用的,如在經濟復蘇、全球氣候談判、國際移民等領域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根據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劉波《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國際交往中心》摘編整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