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日益加深,使用竹制品已經成了一種新趨勢
“以竹代塑”撬動綠色大產業
閱讀提示
中國的竹林面積超過700萬公頃,竹林資源豐富,竹子產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從竹林培育到竹材加工,都具備了世界領先的技術和設備。
在近日召開的首屆“以竹代塑”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國際竹藤組織董事會發布數據:在“雙碳”目標的驅動下,禁塑、限塑及塑料替代成為一大趨勢,竹產業橫跨一二三產業,中國產值從2010年的820億元,增至2023年逾5000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預計到2035年,竹產業產值將超過1萬億元。
據悉,竹制品用后可完全自然降解,竹林的固碳能力是杉木的1.46倍、熱帶雨林的1.33倍。全國竹林每年可實現減碳1.97億噸、固碳1.05億噸,如果全球每年使用6億噸竹子替代PVC產品,預計將減少40億噸二氧化碳排放。
近年來,竹產業發展迅速。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現存與“竹產業”相關企業36.8萬余家,其中2023年新增注冊企業13.6萬余家,與2022年同比增加55.5%。
廣闊前景和潛力等待被發掘
“目前我們已投入5000余萬元用于技術研發,建立竹纖維加工和環保餐具研發基地,正在籌建竹纖維材料研究院,已申報多項國家專利。”重慶忠縣瑞竹植物纖維制品公司董事長王建忠說,公司即將啟動第四代生產設備試生產和二期建設,今后還要不斷擴大發展規模。
記者1月14日在這里看到,企業多條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在智能機械臂的協助下,從竹材基地運出的竹子,經過碎解、精磨加工、熱壓成型、消毒殺菌等多道工序后,“變身”一套套竹纖維環保餐具,包括餐盤、刀叉、筷子、勺子、水杯等多款產品。
“如今,以竹代塑產品在我們身邊也越來越常見。從一次性竹餐具、汽車內飾、電子產品外殼、體育器材到產品包裝、防護用品等,竹子產品的應用五花八門。”國際竹藤中心科研人員馬建鋒介紹說,全國形成了重組竹、竹集成材、竹編工藝品、竹纖維制品、竹碳制品等100多個系列上萬個品種。
數據顯示,近20年來,我國竹子相關專利申請達到3萬多件、新品種9個、文獻近萬篇、擁有竹子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196項,占世界竹子標準總量的85%以上。
2023年11月2日,為了推動“以竹代塑”的發展,國家發改委等多個部門聯合發布了《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產業體系將初步確立,產品質量、種類、產業規模和綜合效益將進一步提升,重點產品市場占有率將顯著增加。
具有巨大的生態和經濟效益
位于縉云山麓的重慶市北碚區竹林資源豐富,在全區約4萬公頃的森林面積中,竹林占約15%。北碚區探索“以竹代塑”,推動生產生活方式向環保、健康轉型。記者在位于北碚的中國鐵建重慶竹纏繞復合管生產基地看到,一根根厚薄均勻的竹篾條在膠合劑的作用下,通過機械手段纏繞在產品模具上,再經過固化、脫模后,最終制成一根根復合管道。
該基地負責人劉豐稱,綠色、低碳是竹纏繞復合材料能替代鋼材、水泥,迅速搶占建筑市場的主要原因。企業生產的竹纏繞復合管、管廊、高鐵車廂、房屋等系列產品,能夠大量替代塑料制品,具有極大的應用前景。
“以竹代塑的倡議,把整個竹產品運用到工業建筑交通等方面,是對人類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的、科學的舉措。”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說,“以竹代木”將帶來巨大的生態和經濟效益。
“竹子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之一,長到20米高僅需約60天,是理想的可再生纖維來源。竹子韌性好、種植便捷,又可降解,具有替代塑料的天然優勢。”中國林學會竹子分會理事長藍曉光說,我國竹類資源、面積、蓄積量均居世界第一,也是全球竹產業規模最大、竹制品生產最多和貿易量第一大國。
浙江安吉是“中國竹工機械創新之都”,形成了竹工機械、竹刀具、竹機配件加工等較為完整的竹工機械產業鏈,安吉縣已成為我國竹工機械重要的創新研發產業集群地。目前,全縣竹產業總產值近200億元,以不到全國1%的竹林面積,創造了超過全國5%的竹業總產值,真正實現小竹子撬動大產業。
“經過這5年的培育,我們的產業鏈條和產品創意、質量都有了不小的提升。”四川宜賓市興文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說,過去5年,當地把竹產業作為“一把手”工程抓,竹加工企業從70家增長到128家,開發出竹餐具、竹食品,乃至竹絲、竹炭等上百種精深加工產品。
國際竹藤組織副總干事陸文明稱,發電機冷卻塔里面的填料原來都用塑料,現在也可以用竹子。竹子的成本比塑料貴50%,但是竹子的使用周期是塑料的4倍,所以這個在“以竹代塑”產品里面是效果最好的。
破除發展瓶頸 創新發展路徑
1月13日下午,記者走進位于重慶梁平區的“百里竹海”生態竹林民宿群,這里從整體裝修、家私用具,到一次性洗漱用品,滿滿都是竹鄉風情。民宿突出竹元素,竹餐具、竹家居、竹建筑、竹裝飾,以及千姿百態的生態竹林,讓人不禁發出“不可居無竹”之感慨。
梁平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全縣依托豐富的竹林資源和竹制品發展底蘊,現已發展成竹建材、竹家具、竹工藝、竹食品4大竹加工產業集群,竹加工企業93家。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梁平“億聯智慧家居”“群星裝飾”“喜寶萊門業”“昊睿竹木地板”等竹建材加工企業生產的竹木地板、竹木均質板在國內板材行業占有重要市場份額;“奇爽”“上口佳”“渝每滋”等竹食品加工企業強勢發展;梁平竹簾、竹雕、竹扇、竹燈籠、竹編等工藝品年產超30萬件;竹桌、竹椅、竹床以及竹文化長廊、竹涼亭、竹屋等裝飾用品廣泛用于景區、酒店、公共設施等場所。
“竹子是高度可再生資源,在生長3~5年達到成熟后,一片管理良好的竹林,可以在接下來的40~70年的時間里,反復收割加以利用。”四川裕同科技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企業在2018年投建的宜賓環保紙塑項目,產線主要生產可降解甘蔗渣、竹漿為原料的紙塑包裝環保餐盒和紙托,在2022年實現達產。去年,該項目的環保紙塑產品實現10億元收入。
數據顯示,我國竹制餐具中,一次性竹制品占比最大,達36%;其次為筷子,占比為28%;竹制砧板占比為11%。事實上,發展竹子產業還面臨一些突出問題:裝備的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低,尤其在竹材的采伐和竹筍的采收方面,產業競爭力弱;設計和工藝缺乏高科技,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創新能力不強;由于人口老齡化嚴重,竹林經營正面臨勞動力不足等問題。
“‘以竹代塑’代的是塑料,根本上是要求竹材的精深加工、拓展應用場景,靠竹漿造紙等‘單打獨斗’還不夠,還要發展竹紡織纖維,竹產業或會再上新臺階。”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孫鵬如是說。
“當前,我國竹產業領域具有全球競爭力、掌握產業主導權的領軍企業太少,規模、品牌力和產業聚集效應不強,行業內最大的企業僅為10億元級。”重慶交通大學建筑設計學院教授姚陽坦言,只有克服勞動力成本高企、精深加工水平有限等“路障”,竹產業才能真正在這一充滿想象力的賽道上,躋身頭部賽手行列。(本報記者 李國)
來源:工人日報
相關稿件